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年的“风暴”静悄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1:14 信息时报

  在热带风暴杰拉华登陆广东省西部等地区之前,按惯例应该于每年6月下旬刮起的“审计风暴”今年却出人意料地止息了。分析一系列事件和传媒报道,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年没有“审计风暴”,或者说今年的“风暴”静悄悄。

  “审计署司长王秀明解读审计报告:不点名批评成今年一大改变,主要是根据《审计法》做出的调整”(中央电视台 6月27日)的新闻让事先准备过一把“瘾”的公众有些失

望,毕竟,不点名的批评表面上看来确实缺乏“杀伤力”,即使王秀明表示“通过日常的公告照样可以点,而且更具体,一个单位一个公告,力度更大”,但是公众对“审计风暴”变成了“审计雷阵雨”,显然有些失落。

  不难想像,针对审计署的猜测、怀疑、同情抑或幸灾乐祸的心态此时在社会各阶层以及相关单位、部门都可能存在,需要公众冷静思考的是,审计署的这一做法是否真的如某些人所说的“是感受到某种压力了”呢?

  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另外一种可能性同样不容忽视:盘点近几年的“审计风暴”,我们不仅看到了李金华站在风口浪尖的身影,同样也听到了一些越来越不理智、越来越偏激的声音。

  这些声音传播于街头巷尾,也现身于网络社区,它们不是为解决问题献计献策而来,而是为了发泄情绪甚至恶意诋毁而生。面对这种情况,颇具权威性的审计报告今年选择更为理性低调的面目出现,可谓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慎重决策。

  诚然,偏激的声音也需要寻找合理释放的管道,民间的意见当然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须知,这些都是一个日渐进步、宽容、自由的社会所必须提供的,但是,上述种种的需求和本应严谨科学的审计工作之间缺乏显而易见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本身天然不具备代人泄愤替人喊冤的功能(无论这种愤怒多么正义正当,无论这种声音多么慷慨激昂),审计工作者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和具有建设性的方法解决审计工作范畴内的事情。

  而诸如涉及查处腐败等方面的问题,审计部门只能是配合司法部门的工作,而公众本来就不应在这些问题上给予审计部门太高的期望,因为问题最终还是会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处理。如果部分公众只是希望借“审计风暴”的点名批评寻求心理快感,或者指望反腐工作能够“毕其功于一报告”,失望当然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我们欣慰地看到,近年来,焦点人物李金华所承受的压力之重,恐怕非常人可以想象,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极致,因为某些时候,“审计风暴”的猛烈级数的确超出了公众的期待。

  众所周知,李金华所挑战的并不仅仅是纷繁复杂的审计问题,他实际上是在挑战某些不可说的潜规则。而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中,挑战潜规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人人心知肚明。所以,一方面我们有千百条理由对李金华之前掀起的“审计风暴”深表敬佩,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有更多的理由对李金华今年相对温和理性的审计报告表示更多的赞赏和关注。这种温和与理性,不应被视作审计工作的退缩或者胆怯,相反,它正是一种向常态的回归。

  今年的“风暴”静悄悄,但是静悄悄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公正地说,今年的审计报告在更趋理性的同时,同样不乏尖锐的锋芒。“中国21条高等级公路建设欠农民16亿征地补偿费”(新华社 6月27日)和“审计报告显示:逾4000亿中央补助脱离人大监督”(《第一财经日报》6月28日)的新闻提醒我们,李金华们仍然坚持在披露真相的道路上奋然前行,这一次他们说得少一些做得多一些,但是固有的执着与胆略却并未改变。

  在静悄悄的表象之下,一个后“审计风暴”时代已然拉开大幕。

  这一次,李金华们不仅带着更为强烈的忧患意识亮相,更带着一个着眼于未来的相对成熟的审计工作战略登场。最为值得庆幸的是,李金华们已经开始自觉摆脱此前因过多点名批评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窘迫,以便可以相对专心致志地从事审计工作,这是他们的幸运,其实更是公众的幸运。

  鲜花永远在前方,他们永远在路上,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切都需要拭目以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