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需要补上气象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1:17 大江网-江西日报

  省委农工部、省气象局最近进行的联合调研显示:我省农村中,100%的接受调研者认为,气象服务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的,约占总人数的67%,而这67%当中,能够主动关注气象信息的农民,并不占多数。

  记者随后采访发现,绝大部分农村群众对气象的认识,还仅限于天气预报和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灾害信息。几乎所有农居都不安装防雷设施,建房时很少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

,引进种养新品种也很少进行气象可行性论证……

  资料显示,我省遭受的气象灾害中,80%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是农民返贫的重要因素。提高对气象科技的认识,提高对气象信息的应用能力,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亟待为广大农村群众补上的一课。

  气象服务不可或缺

  6月12日,记者在新干县沂江乡东湖村采访时,村民邹小根正在地里忙着摘瓜装车。堆成小山似的西瓜,每公斤0.8元的价格,让邹小根喜上眉梢。不过,他还是有些遗憾:“如果再晚两天,西瓜的口味可能要好一些。但天时不等人啊!”原来,据县气象部门预报,13日至15日将有较明显的降雨过程,一旦发生内涝,那瓜农几个月的辛苦就全“泡汤”了。

  东湖村还是新干远近闻名的运输村。运输大户陈海辉告诉记者:“天气信息太重要了。跑趟广东,途中下雨就要盖棚布。如果天气好,几百块钱就省了!”

  村民陈忠林则向记者要求:“能不能反映一下,现在电视上天气预报播得太早,特别是夏天农忙时,人还在田里干活,天气预报就播过了。”

  不过,尽管天气信息对农村群众非常重要,但仍有部分群众不能及时获取。省气象局工作人员认为:“气象信息在农村的缺失,有渠道不畅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沂江乡东湖村支书曾新儿是大家的义务预报员,他每天必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一有“风吹草动”,就及时向群众通报。曾新儿介绍,除了运输经营户和种养殖大户,群众每天关心天气预报的并不多。

  记者采访中发现,农村群众中,文化水平越高、经济越宽裕、经营头脑越灵活,对气象信息的关注度就越高。而那些亟待摆脱贫困的群众,却往往因为忽视气象信息而成为气象灾害威胁的主要对象。

  气象服务不仅仅是天气预报

  “知道气象健康预报吗?”

  “关注过气象地质灾害预报吗?”

  “建房时咨询过怎样防范雷电吗?”

  ……

  对于上述提问,大部分农村群众都以否定作答。一些人还奇怪地问记者:“气象不就是天气预报吗?”

  在宜丰县,当地引种超级优质杂交水稻“红莲”系列品种时,一开初由于忽视当地气候特点,仅按原产地的生育期来计算并安排生产,结果首种不成功。

  在峡江县金坪华侨农场,记者发现,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职工住宅基本都安装了避雷设施。不过,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设施基本都失去了正常的防雷功能。而农场改制后,现在职工新建的住房,基本都未考虑防雷。气象专家指出,防雷设施报废后不进行处理,比不装防雷设施危害更甚。

  在安福县平都镇渡河村,记者看到,公路边上的数家住房全部建在山脚。受暴雨影响,村民余君君屋后的山体已经发生严重塌方,在坍塌泥土的冲击下,余家的厨房墙体已严重开裂。据余君君介绍,这幢建于2004年的房子,去年为挖掉塌方泥土,已经花费了1万多元,而今年大约还要花费2万元左右清移泥土。余君君的话语里满是无奈。其实,更令他担心的,是住宅和家人的安全——一旦发生更大的山体滑坡,后果不堪设想。

  气象专家介绍,在赣南、赣西地质灾害易发区,农村切坡建房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也较为多见。1998年,全省因地质灾害死亡人数达176人。专家遗憾地表示:其实,只要农民在建房前向气象或者国土部门咨询,很多悲剧原本都可以避免。

  有效利用气象信息和资源

  省委农工部、省气象局联合调查中,农民对气象服务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是天气预报还不够准确、无法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43%、36%。

  但专家指出,如果气象信息和现有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效用,我省农业生产效益将大幅度提升,而因灾损失则将急剧下降。

  省气象台台长魏丽介绍,目前,我省水稻现实生产力与气候生产潜力还有不少差距。如果能够加强农业气候区划和论证、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建立灵敏的监测预警体系,我省水稻产量还有不少潜力可挖。

  信息渠道是否通畅,也是气象服务能否发挥效力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农村住户每百户拥有电视机62.2台,是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手段。农村手机普及率不到10%,定制气象短信的用户仅占其中的10%左右。农村住户电话普及率为10%至20%,但只有2%的用户通过拨打“12121”来了解气象信息。

  对于大部分偏远的山区,依靠基层乡村干部似乎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高金福说:“目前基层干部基本都使用手机,关键还在于他们是否充分重视气象科技并及时传递给身边的农民。”

  为了解决信息传输的难题,吉安、鹰潭等地气象部门和移动公司纷纷联手推出了“农信通”、“农家乐”等短信服务,将日常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结合农业政策、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施肥技术、农业科普知识等内容,通过短信发送给农民。

  记者在吉安了解到,“农信通”受欢迎程度超乎有关部门的意料——短时间内,用户突破5万!

  不过,专家指出,引导农村群众重视气象信息,畅通信息渠道,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何宝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