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对昆曲开出四味药(读者来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2:02 江南时报

  编辑同志:

  近日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苏州有昆曲评弹等十八项榜上有名,位居全国前列。昆曲有着极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是吴文化的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必须传承发展,大多数必须把传承放在首位,因为大多数列入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都较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客观地讲,大多数名录上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较弱甚至很弱,因此需要保护,而保护的基本方式是传承,如重病人那样应以延续其生命为主要目标。昆曲的生命力当然比不上“雅俗共赏”有雄厚群众基础的苏州评弹,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还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间的。笔者在此断言:高雅艺术昆曲,如果能适应现代中高级知识分子品位和需求,必能在现代社会中有生存发展空间的,望专家们和有识之士认同。同时,笔者在此开四味药,也许能增强昆曲的活力和生命力,仅供专家们参考。

  第一味药:昆曲必须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主题。新编改编和挖掘的昆曲剧目必须注入现代观念,即使是“忠孝节义”的传统剧目也必须适度地注入现代观念。笔者也认为,经典剧“长生殿”和“牡丹亭”则应百分之百地保持“原汁原味”,甚至“桃花扇”也不宜作大改动,因为洪昇汤显祖和孔尚任的词语是千锤百炼的超高水平,不宜轻易改动。但是其他传统剧目则不能固步自封自缚手脚。笔者认为,昆曲必须定位为高雅艺术,其观众定位为现代的中高级知识分子,必须适应或“迎合”他们的品位和需求。这和有人讲的“媚俗”根本是两回事。

  第二味药:昆曲节奏必须加快。原有昆曲节奏太慢,只适合封建士大夫悠哉慢慢细细地品赏。清朝中期京剧逐步超过了昆曲,笔者认为节奏快慢是一个重要因素。笔者的朋友彭先生说:“现代社会也需要慢节奏,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之余听听轻音乐放松一下神经是可取的,因此慢节奏的休闲也是有益的。”这是有道理的。笔者在此明确,慢节奏主要是指剧情,也就是故事发展,并非指唱腔和音乐的节奏,而唱腔和音乐的悠扬婉转正是昆曲的主要特色,不能轻易改变当然也不能墨守陈规,剧情需要时也可适度改变节奏。

  第三味药:唱词和台词应适度通俗。唱词和台词不宜过分深奥应略为浅显一些。这不是媚俗,而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当然应该适度。

  第四味药:改编。创新的核心是主题,在此前提下古今中外的题材都可选择,包括中国其他剧种的题材,也包括国外莎士比亚易卜生的名著或者西方的现代剧等等。经典的说法是“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只要坚持正确的主题思想,选题材应该拓宽思路。

  笔者开出四味药,可能是南郭充数但至少能有抛砖引玉之效果,望专家和有识之士参考。苏州 吴 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