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光辉的历史转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4:5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我站在遵义市一座两层柱廊式灰色小楼前,端详这个70余年前古旧建筑的外貌:高墙重门,青砖灰瓦,歇山式屋顶迎面开一“老虎窗”,四周回廊相通,楼檐下柱间有10个券拱支撑。赭色门窗,镶嵌彩色玻璃,中西合璧,精美豪华,风格典雅。这是中国人民都能识别的革命历史中的一大标志——遵义会议会址。

  小楼临街而立,坐北朝南。在20世纪30年代,它在遵义城内首屈一指,为旧时贵州

军阀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

  走近正门,但见门顶上方横列匾额,上书六个大字“遵义会议会址”,是毛泽东于1964年底题写的。进入楼内是个大厅,穿厅而过是天井,环绕天井四周皆是楼房,有门与内四合院相连,院中原有树4棵,现仍存2棵。这座建筑是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楼房有12个房间,房中皆设有壁橱。

  跟随着讲解人员,我参观了按当年军委驻地陈列的每个厅室,那里一切摆设都保留原样。二楼东头有一间36平方米长方形的宽敞的会客厅,这就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的会议室。

  会议室有两个连结墙壁的木橱,原封未动。中间一张不大的长方桌,围桌一周是12把靠背椅。桌下有木炭火盆,可见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桌上有一盏煤油灯,会议是晚上7点以后进行,白天忙于军事活动。墙上高悬一只原先就存在的挂钟。据介绍,所有室内陈设的物件,多数是原物,少数是复制品;只是那12把靠背椅中,仅两把是原物。纪念馆后来在对外开放时,壁上加挂了出席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放大的肖像。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路上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但究其原因,则是因当时在中央负总责的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被迫进行的。在实行突围和战略转移时,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以致湘江战役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部队对最高指挥者产生怀疑,要求改换领导。此时他们仍坚持要红军前进湘西,同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会合,可是蒋介石早即识破此企图,已调集重兵布下口袋形阵势,等候红军进入而一网打尽。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建议放弃同二、六军团会合的主张,改为挺进敌力薄弱的贵州。这个建议得到许多人赞同,于是红军先头部队于1935年1月7日凌晨智取黔北重镇遵义城,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其他军团进驻遵义附近,甩开了尾追堵击的敌军,在遵义得到12天的休整。这样,才有了遵义会议的召开。

  为时三天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参加中央领导工作;随后又对最高领导进行更换,取消总书记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委托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会后,中央又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这是在危急关头依靠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中央的组织问题,从而结合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为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遵义成立了纪念馆,后又完成会址复原陈列。但是,由于战争年代特殊历史环境,有关遵义会议留存文件有限。关于会址怎么认定,史家长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今天我们参观这神圣场所时,了解一下这些问题认定的过程,不仅很有意义,也颇具一番戏剧性情趣。

  遵义会议开会时间、地点都十分隐秘,解放后寻找地址开始时茫无头绪,很费周折。一度根据当地群众传说,将红军总政治部驻地的天主堂误认为会址,并挂上过“遵义会议纪念堂”的牌子。

  到1954年时,时任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提供了线索:他记得会议是在遵义当地最气派的一栋楼房里召开的,楼房主人是一个姓柏的黔军师长。这是一条极重要的信息,遵义有关方面据此查证,柏辉章曾是黔军王家烈的25军第二师师长,柏家有一栋小楼,在20世纪30年代时的柏公馆,是遵义城最好的建筑。于是一边将小楼及周围环境测绘拍照报中央审定,一边将这栋小楼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也就是现在的会址。

  时间又过去了几年,到1958年11月,当时担任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贵州视察,并专程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任中央办公厅负责人留心辨认了一下,说:“就是这里,这个地方找对了。”他们在一楼仔细察看了各个房间,又登上二楼,在走入东边会客厅时,邓小平环视一遍之后,肯定地对陪同人员说:“会议就在这里开的”,指着里边角落,“我就坐在那里。”他们参观会址以后,又来到那座天主堂的建筑,他们肯定那里是红军总政治部的驻地,不是会址。至此,如今的那小楼就是遵义会议会址,确定无疑了。

  会议的具体时间,也是从两位领导人的历史文献中所见证。一是从革命历史档案中找出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一份电报,确认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开始的;二是陈云的手稿中有“经过三天,完成了自己的决议。”的字句。将以上两处合二而一,确认了1月15日开始至17日结束的三天时限。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