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学理论批评的新收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4:55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我读了《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以下简称《思潮》)这本书,觉得是文学理论批评战线上的一个重要收获,它的特色在于:

  第一,鲜明性。新时期以来,不少评论文章朦朦胧胧、混混沌沌、吞吞吐吐,像毛主席讲的“钝刀子割肉”,总怕伤了谁的指头。其中的原因,有的是对邓小平同志讲的“不争论”有误读或误解;有的可能是基于文坛上某种精神压力,怕犯“左”的错误;有的可能

本身的观点模糊不清,某种折中主义束缚了思路等等。我这次读了《思潮》这本书,觉得尖锐犀利、痛快淋漓而又不简单粗暴、上纲上线,也不搞那种“酷评”“恶评”,而是力求实事求是,逻辑分析,因而具有一种震撼力。

  第二,说理性。它力求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科学地分析,对于颓废主义的各种形态各种表现区别对待,具体解剖,不是一刀切,更不是一棍子打死,既肯定了在突破过去“左”的束缚方面和开展一种新的景况方面的积极作用,又如实地指出它的消极危害,既分析了本土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指出了它的国外思想理论的源头,因而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第三,学术性。作者把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作为一种学术问题、一种文艺问题看待,不随便从政治上作结论,着重从美学、哲学、文化学的层面作深入的分析,进行理论阐释。着重联系到西方曾有一定理影响的新人本主义、形式主义和消费主义,并抓住了它的源头、核心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列举了从康德、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直到弗洛伊德、荣格、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观点,不仅对中国20世纪后半叶文坛上颓废主义作了参照和印证,而且给读者提供了高度概括的文化资源、理论资源,扩大了读者的知识视野。

  《思潮》这本书由于它的鲜明性,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震撼力:由于它的说理性,产生了一种思想上的说服力:由于它的学术性,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