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是“习惯性违规”的终结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6:5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6月26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审计报告,该报告披露农行违规经营问题突出,其中违规办理存款业务142.73亿元,违规发放贷款276.18亿元。此外,审计还发现,农行私设“小金库”8492.8万元。

  私设小金库,变相、违规办理存贷业务,某些国有银行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新鲜。“问题都差不多,很多都是老问题了。”一位银行界人士如是说,而农行某省分行一位高层

则坦言:“农行每年都会处理一大批人,从未停过。”

  这些问题、这些话语,不由得让人深思:

  既然国家审计报告都已把问题摆到了桌面,相关人员每年也都处理了“一大批”,为何还有人敢以身试法、违规违法行为还屡禁不止?面对形形色色的“习惯性违规”,究竟怎样才能不被“同一块石头一次次绊倒”,治标又治本的解决办法到底有没有?

  客观地说,审计在保护国有资产、维护财政安全方面功不可没,但仅靠审计显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以农行为例,对该行的审计其实不仅有国家审计署,还有代表财政部的财政专员、银监会、国务院派驻农行的监事会和农行自己的内审。

  5道“防火墙”,网不可谓不密,但问题还是照样出,案子还是不间断。究其根源,还在内因,在于“内部人控制”问题没有解决——一些国企在转型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导致企业的经营者控制了企业的产权,其结果势必造成经营权对所有权的侵害。

  在“内部人控制”下,为本企业小集体、乃至个人谋取利益最大化成了企业的行为目标。像农行存在的违规放贷、加大企业经营风险等问题,牺牲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却肥了某些人和小集体的腰包。

  巨大的利益诱惑,再加上很难到位的外部监管及处罚,无疑激发了违法违规者的赌博心理,当习惯成自然时,“年年处理又年年出问题”就成了司空见惯。

  解铃还需系铃人。终结“习惯性违规”,还要从内部入手,积极转换经营机制,推进国企改革。就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实行股份制改革是一条比较好的路径。当然,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股份制改革绝不能只换个牌子,换个“外包装”,而应切实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明确所有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管者的责与权。

  “一股独大”是滋生违规、腐败的保护伞,要消除这一弊病,引进战略投资者、使他们进入董事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试想,当所有者不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个与其利益息息相关的董事会成员时,某些“图谋不轨”的经营者若还幻想在所有者的眼皮底下侵害其权益,其风险不言而喻。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明晰了、摆正了,“习惯性违规”才会寿终正寝。①2□李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