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青藏铁路通车专题 > 正文

雪域高原 大路通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8:03 光明网-光明日报

  

雪域高原 大路通天

  图:筑路工人正在铺设铁轨。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
意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即将通车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32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美国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曾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瑞士一位权威隧道工程师则评论说:要穿越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根本不可能……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有一位作曲家,叫印青,他的一曲感人肺腑的《天路》,让无数的人们在歌声中对青藏高原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如今,“天路”的梦想已成为现实。明天,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试运行。青藏高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打开“藏文化”一扇窗

  “青藏铁路让雪域高原与世界更近更亲,这条铁路将开启神秘藏文化的一扇世界之窗。”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硕士点领衔导师尕藏才旦教授高兴地说。

  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以及相邻的泽库县、尖扎县部分地区,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谷地”。黄南州委书记李选生告诉记者,公元14世纪前后,藏传佛教开始在这里传播,15世纪以后,随着格鲁派的迅速崛起,热贡各地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大批的僧俗艺人为寺院绘画塑像,逐渐形成了延续数百年、传承至今的“热贡艺术”——壁画、唐卡、雕塑、泥塑、木雕、砖雕、石刻、堆绣、酥油花等,几乎囊括了藏传佛教艺术的一切门类。热贡艺术作品曾在北京、上海、香港、韩国等地展出,引起轰动。而美国、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户经常来订做各种热贡艺术作品。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财富。藏族文明同中原文明、古埃及文明等一起,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即将开通的青藏铁路串联着青海湖、可可西里、纳木错、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塔尔寺、拉萨古城、八廓街等23处国家级旅游景观,以及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路。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为了展现藏民族风俗习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藏文化,铁路建设单位专门邀请了专家,就西藏宗教和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为建设者讲课,使青藏铁路成为我国民族特色最浓的铁路。

  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沿途经过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鸟岛、察尔汗盐湖、昆仑山、瑶池、可可西里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唐古拉山口、羌塘草原、安多神湖、卓玛圣谷、纳木错、羊八井、布达拉宫等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景区景点。江河、雪山、草原、冰峰、湖泊、森林、野生动物遍布,几乎囊括了青藏高原的各种自然地理地貌和千年唐蕃古道文化的精髓。

  目前,青藏两省区已经制定了《青藏铁路与旅游线网建设规划》,这一旅游开发以西宁至拉萨为主轴,开辟青藏铁路沿线与唐蕃古道旅游带,形成“世界屋脊”高原环线游。逐步完善旅游带的综合服务能力,开发高原旅游设备,为青藏高原旅游提供更为周密的安全保障。

  青藏高原旅游的巨大发展前景也吸引了周边旅游省区的目光。西藏、四川和云南将目光瞄准“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开发,宣布未来10年内,三省区将联合投资500亿元,打造“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青海和甘肃敦煌也宣布正式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将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布达拉宫连接起来。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得西藏旅游迎来‘铁路时代’,制约西藏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彻底打破。”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廖礼生说。他介绍,旅游产业正在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后西藏旅游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

  青藏铁路沿途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沿途你可以看到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最长的清水河特大桥,如同一道彩虹横跨在可可西里;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多年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已经竣工等,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会令你惊叹不已。

  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家住拉萨火车站附近、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吾乡的农民旺扎,希望能在车站附近开一家自己的餐馆。

  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旺扎用花了9万多元购买的东风牌翻斗车在拉萨火车站建设工地上跑运输,每天纯收入在400元左右。他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因为青藏铁路的建设发生这么大的变化。5年前,他还为了那仅有的15亩地不知疲倦地劳作,而如今,旺扎已经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小康之家。

  柳吾乡柳吾村430多户中有60多户人家购买了汽车,在青藏铁路各个建设工地上跑运输。

  藏族老阿妈桑姆筹划着青藏铁路开通后,与几个朋友一起去内地旅游。这位企业退休员工的一席话代表了许多藏族老百姓的心声:坐汽车太累,坐飞机又太贵,去内地旅游对我们来说基本上属于空想。她说,铁路开通后就不一样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内地旅游。

  铁路还会给像强巴遵珠这样精明的生意人带来更大的商机。生产藏纸和藏族传统服饰的强巴遵珠的工厂一直受困于不便的运输和高昂的运费。他说:“铁路开通后,运输成本肯定会降低,我打算将更多西藏传统的手工艺品销售到内地和海外,让西藏传统文化走得更远。”

  青藏铁路开通后,西藏货物运输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专家预计75%的货运量将由铁路承担,“这样,将会大大降低进出藏物资运输成本,从而刺激西藏商品零售价和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减少西藏居民的消费支出,提高实际生活水平。”西藏自治区社科院经济研究专家王太福说。

  西藏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巴桑旺堆说,青藏铁路将西藏与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连接在一起,从而大大降低了进藏物资的运输成本,其建成通车后直接受益者是西藏老百姓。

  保护“最后一片净土”

  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修建在珍稀物种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青藏高原之上,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旦破坏沿线的环境,短期内很难恢复。如何才能在修建过程中从制度、资金等方面确保青藏铁路成为“圣洁之路”呢?

  今年2月21日,身为

铁道部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孙永福拿到了中国最高环境奖——中华环境奖。孙永福主抓青藏铁路建设工作,针对青藏铁路沿线地处世界上海拔最高、沿线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生态保护任务极其艰巨的特殊环境,提出了建设生态环保型铁路的奋斗目标。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引入环保监理制度,创造性地建立了建设、施工、工程监理、环保监理“四位一体”的环保管理体制。此外,青藏铁路建设部门与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首份环保责任书。

  青藏铁路环保投资也是国内重点建设工程中最高的,全线环保总投资达15.4亿元。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介绍说,投入这么大的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由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为青藏铁路研制的169辆高原旅客列车6月13日全部交验出厂。这批我国自主创新、国产品牌的高原列车即将奔赴青藏线通车试运行。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进藏列车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保证了车体内生活污水污物零排放。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和连通管系集中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污物箱的容积可以满足连续运行42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废水通过排水管系收集到污水箱,污水箱可以满足连续运行18小时无须排放的要求。厕所集便装置采用真空式,新型的真空喷射器解决了高原低气压对集便系统真空度、抽取真空时间和冲洗循环的影响。

  青藏铁路一扫过去粗放的施工方式,采取定点取材的方式保护沿途植被。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说,在自然保护区内,铁路线路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

  青藏铁路开工建设以来,为了保障可可西里等地的藏

羚羊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动物通道,这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从2004年以来,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逐步适应青藏铁路动物通道。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已经有800多只迁徙藏羚羊安全、顺利地通过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野生动物已成为车窗外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拉萨,出现了不少功能齐全、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公厕和移动环保厕所。这些厕所不仅覆盖了拉萨市各主要街区和旅游景点,同时覆盖到了八廓街等老城区周围。现代化的设施,正在为保护“最后一片净土”作出应有的贡献。

  

雪域高原 大路通天

  图:藏族同胞企盼青藏铁路通车。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