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医生不好好说话”的双重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09:47 新文化报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医患纠纷有激化的趋势,而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近6000名参与调查的民众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最不喜欢听医生说“跟你说了你也不懂”。而医生也有话要说,希望患者能够体谅他们的辛苦。

  医生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显得不耐烦?北京同仁医院
心脏中心的王吉云博士列出三种情况:医生最怕遇到三类患者。一是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二是有一定知识、爱发疑问的患者。三是带着明显的对立情绪。他们会不断询问医生会不会“故意开这种药”之类的问题。

  患者和医生都有委屈,有专家归纳为特殊的中国“国情”——患者不相信医生,医生提防患者,这样的关系是不正常的。笔者所见,造成医生不好好说话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垄断!垄断造成整个医疗行业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医生绝对卖方市场的地位——优秀的医生与巨大的需求相比显得不足,拥有雄厚医疗资源的公立大

医院就那么几家。当绝大多数患者将求医问诊、解除痛苦的希望,寄托于几个“专家门诊”时,医生的地位被抬高到无与伦比的位置。

  强弱悬殊容易导致双方心理的微妙变化。对于医生来说,他面对患者有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而患者对医生则充满了既需要又“恐惧”的矛盾心理。当一个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被完全地托付于医生,而先天的信息不对称,又造成了患者必须要处处设防、处处发问,才能缓冲内心的警惕与焦躁,获得一些也许在医生眼里“可笑”的信息量。

  请体谅患者的“偏激”。信息不对称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现有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也没有赋予患者以足够的保护机制和救济条款。由于医生的职业伦理无法具体考量,大多数患者只能采取这种不断发问的姿态,以求得一点心理平衡。

  医生自有委屈,也是“卖方市场”惹的祸。看看“专家门诊”排起的就医长队,你就会明白这些医生承载的求医流量有多大。不堪重负的医生遭遇求“问”若渴的患者,自然也会出现“不好好说话”的情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盛行的“知识精英傲慢”风气,也波及了医生群体。如同某些经济学家面对大众,摆出“跟你说了你也不懂、我就代表真理”的架势,话语风格咄咄逼人。即使他们所说的是真话,但以刺痛公众心里最软弱部分来求得“辩论快感”,自然会遭到公众情绪的强烈反弹。

  要解决医生说话的问题,恐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为医疗行业的垄断是长久以来的现实,而医疗本身承担着社会公义的责任,要实现全盘的市场化在理论上不允许,在操作上也不可行。因此,要建立一个医患双方平等对话的平台,需要患者理解医生,更需要医生“换位思考”,多关心患者的难处。在一个医疗费用节节上涨的“看病难时代”,患者有时多问一些问题,也是保护自身权益、企求付出回报对等的朴素要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