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低薪胥吏”与“高薪养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3:1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古代中国,之所以“高薪养廉”对于制止政府官员的腐败不能有效,与中国当时是一个设官分治的农业国度有直接关系

  把胥吏和高薪养廉摆在一起,估计学界的专业人士会骂我疯了。不过,在我看来,

很长时间以来嚷得很凶的高薪养廉问题,大概只能从胥吏谈起,才能说得清楚。

  胥吏是古代中国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按道理,胥和吏本非一回事,吏是不入流的下级官员,胥则为官府里的充役之人,二者有着官民的分殊。可是自从宋代官吏分途以来,正经八本的读书人羞于为吏,在人眼里,吏也就逐渐跟胥相混淆,被混称胥吏。胥吏包括六房书吏和三班衙役,类似于今天的科级,但他们不被人们视为“国家工作人员”。不仅如此,他们还被称为“衙蠹”。几乎所有的官场恶习,欺上瞒下,敲诈勒索,都跟胥吏有关。

  但是,胥吏是离不了的,无论什么时代,在各级政府机关里,胥吏都要占绝对多数,十倍,甚至数十倍、百倍于政府官员。清朝中叶以后,州县的衙役和书吏,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政府的运转,实际上是胥吏在推动。

  其实胥吏的为害,各个朝代都知道,主要原因在于低工资,有时甚至低到了象征的地步。常识告诉我们,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行的,所以,象征性的工资,就等于默许他们自己想办法。当然,凡是跟权力沾边的所在,总能生出银子来。既然上面不给银子给“政策”,那么这些人捞过了头,也就算不上是原则性问题,顶多是制度设计者的自作自受。

  话到此处,肯定有人会问,既然胥吏之害根源如此清楚,怎么就没有人想法解决呢?换句话说,给他们足以养活家小的工资不就结了吗?答案是,在那个时代,不可能。

  在一个设官分治的农业国度里,政府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机构的征收能力。一般来说,征收的钱粮归机关中的个人时,机关中人的积极性最强;征收归机关,个人的积极性次之;征收归国家,个人积极性最差。也就是说,交国库的这部分,是地方政府中人最没有热情去征收的。如果国家统一发给所有政府机关中的人足额的工资,势必要在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的同时,削弱机关中人征收的积极性,造成国库收入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往往要尽力缩小政府机关人员“吃财政饭”的比例,以减少国库的压力。也就是说,国家的财政不能变成“吃饭财政”。将“吏”排除在官员队伍之外,压低“胥”的社会地位,给他们一点微不足道的补贴,甚至对官员也采取低薪政策(最极端的是元朝,各级官员统统没有工资),无非是把负担丢给了官员和非官员的政府中人自己。

  当然,这种“给政策”或者说政策默许的做法,弊端也很明显。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造成竭泽而渔,激起民变,导致统治危机。好在,默许往往是有限的,而且可以随时收回。县以下地方的乡绅自治,以及无所不在的监察制度以及机构和官员之间的制衡,也可以比较有效地把这种出自政府机关中人的积极性抵消一部分,地方正印官也会由于纱帽的关系,自聘幕友,“看”住书吏和衙役,至少在朝廷的制度还没有老化,年景还太平的时候,这种“给政策”的做法还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危害。当然到了王朝末期,制度老化,所有制约机制失效的时候,各级政府中人的“积极性”就会爆发式地显露出来,造成雪崩式的官逼民反效应。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一个同样的农业国度里,当只有在政府里工作才是获利最多,而且是最稳定职业的情况下,政府机关是不可能不膨胀的。如果把正式官员的员额硬性固定下来的话,那么吏和胥队伍就要扩张。明清两代,尽管吏的门槛一再提高,缴纳银两逐年增加,但乐意充任者依然挤破门,有的人,宁可借贷,也要充吏。衙役也是如此,没有人在乎其法律地位的低下,市井中人甚至城郊农民往往求一位而不得,于是正役之外有帮役,帮役之外还有白役。

  在这种情况下,高薪养廉惟一的出路,就是压缩政府机关中的人,但是压缩只能压缩正式的官员,那些半正式的政府机关成员吏和胥,以编外的形式膨胀,是根本挡不住的。压缩不了人,只好中薪、甚至低薪养廉,但依旧挡不住人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所以说,高薪养廉,只能是工商社会才能做到的事情。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张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