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市房山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纪实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4:20 青年时讯

  房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传承文明的教育,在21世纪的前5年里,房山区教育正是在区教育工委、区教委的正确指引下,实现着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京郊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早在“十五”之初(也就是区教委成立之时),区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就从房山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房山教育发展的宏观策略——坚持“一个思路”、“两大

主题”,实现“两个转变”、“三个聚焦”。

  1123工作思路——高瞻远瞩整体把握

  郭志族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坚持一个思路,即“1123”工作思路,也就是教育工作围绕一个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一个理念——终身教育理念,构建一个覆盖所有人群的、多元的大教育体系,同时要求教师要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础,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2”是指教育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普通教育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是指把教育划分为三个板块,对这三个板块实施分类指导:对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板块”,按均衡化、高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对包含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准公共教育板块”,指导思想是“运转靠国家,发展靠自己”;对“民办教育板块”,指导方针是“规划引导,依法管理,业务上统一指挥”。“两大主题”——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加快发展”和“提高质量”两大主题展开。“两个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三个聚焦”,就是要实现“各项工作向教育教学聚焦,教育教学向课堂聚焦,课堂向学生发展聚焦”。

  加大财政投入保证教育快速发展

  房山区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投入程度的加强。据统计,5年来,全区投入近7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仅2002至2005年,就分别投入1.3亿、1.46亿、1.5亿和1.6亿元,是过去年均投入规模的5倍。改造、维修和新建学校220多所次,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完成了川区工程、山区学校建设一期工程和办学条件困难学校的改造工程,中小学彻底取消了明火取暖。完成了中学规范化验收和农村完小达标验收。新建了良乡三中、良乡四中、成教中心、昊天学校和北潞园学校等,进一步完善了卫星城配套教育设施。乡镇公办幼儿园从7所增加到23所。普通高中招生能力从2600人增加到6200人,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00人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300多人,在校生总数从1000多人增加到5000多人。品牌学校建设成效显著,4所优质高中建设成效显著,良乡附中被批准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房山中学争创北京市示范高中校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房山幼儿园顺利通过了完成市级示范园验收,良乡幼儿园晋升为市一级一类园,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理念和办园水平的王子岛幼儿园,良乡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市级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增加。以实施“校校通”工程为载体,大力加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建成了186所校园网,农村完小以上规模的学校校园网铺设任务全面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提前1年完成,在全市郊区县第一个实现了全覆盖,开通了房山教育信息网,电子政务、媒体公关和业务交流职能开始运行。另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区教育的固定资产总额翻了一番,从不足5亿元增加到近10亿元。教育正常性支出保证程度明显提高,一直保持了“三个增长”,2002年以来,该区教育支出都占全区财政支出的20%以上。2004年全额落实了“京教财[2001]47号”文件规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比北京市规定的时间提前了1年,并从2002年秋季开始,与北京市其他区县一道免收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

  提高管理水平走内涵发展道路

  几年来,教委制定并实施了“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学校工作规程”、“中小学阶段性质量标准”和“中小学课堂质量标准”,并启动了“干部教师考核标准”的制定工作,使教育过程的集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评价体系覆盖面实现了全覆盖,包括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乡镇政府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成人教育评价体系、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学前教育评价体系和民办教育的评价体系。实行了学校自评、科室他评、社会参评和教育督评,不仅实施了中小学规范性评价指标,还制定了学校自主发展评价指标,使教育评价的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以落实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为重点,建立了对乡镇政府发展教育评价工作的指标体系。成立了教育评价督导工作站,由特级教师、教研员和教育助理等组成了专家组,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价制度,评价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科学、规范,促进了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激励功能显著增强,并已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开展“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争当人民满意教师”活动,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0.7%,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2.5%,高中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了93%,中小学专任教师近900人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8000多名专任教师接受了“十五”继续教育,5000多名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都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570人,北京市特级教师6人。邀请外教对我区252名英语教师进行境内培训,选派了几十名英语骨干教师到国外培训,126名城区和本区城镇学校教师到深山区和边远地区支教。教师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和提高,2001年10月首先将8个山区乡镇教师工资改为区财政统筹,从2002年1月起全区教师工资、公费医疗、住房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统筹,一次性彻底解决了拖欠的教师工资1083万元。从2003年7月起,将山区学校教师补贴从每人每月6元提高到56元,并在执行全区标准的基础上,专门为山区学校各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增加补贴20元,将山区学校教师进修学费的报销比例提高到2/3,这些针对山区教师提高待遇的措施,走在了全市郊区县的前列。强化了编制管理,有效开发利用教师资源,采取初中、小学、幼儿园从高到低顺向调剂的办法,妥善解决了小学和初中教师总体超编问题,外引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505人到该区高中校任教,优化了师资结构,提高师资使用效益。建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

  5年来,以落实政府责任为主体的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是深化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他们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落实了基础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出台了“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地方政策,创新了区、乡两级政府办学管学的责任,使基础教育的管理机制逐层得到健全和完善。

  二是实施了乡镇中心园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乡镇中心园的独立法人地位、教师编制和经费来源,使23所乡镇中心园由集体办园转制为国家办园,管理工作步入了正轨,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分流了243名小学和初中教师,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三是扩大了教育对外开放,加快了房山教育迈向国际化的步伐。区教委与加拿大素里市教育局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在合作办学和师资培训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上,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并获得了最佳组织奖。与北京市西城区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是大力改进了德育管理。针对德智分离、教育活动多、实效性差的实际,着力在改进德育途径上做文章,把德育划分为“学科德育”、“师德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8个领域,强调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进一步延伸家庭、辐射社会,形成合力。将“德育之魂”体现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之中,逐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德育体系。

  五是不断深化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改革。把新课程教材改革当作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缩小与先进地区教育水平差距的良好契机,实施了新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改革。各中小学均开设了公共课程,部分学校还开发编制了校本课程,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入的实施。

  注重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该区以推动教育公平为目的,逐步健全、完善了对贫困家庭学生和弱势学生的助学制度。2003年开始,每年免收了约3800多名低保家庭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科书费,同年9月开始,将山区寄宿学生的伙食补助标准从过去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100元,解决了2000多名寄宿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对15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厕所和浴室等校内生活条件进行了明显改善,配发了校车。2005年在房山中学开办了宏志班,4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高中学生得到了资助。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教也普遍展开,全区328名残障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5%,7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被安置在公办学校就读,且按市颁标准规范了8所外来务工人员的自办学校,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十五”期间,该区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前1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从2000年不足70%增加到2005年的90.3%,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及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普及率从94.05%提高到2005年的94.51%;高考升学率从60.63%提高到近两年的75%以上,最高达到了79.22%,连续2年超过了北京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升入本科的学生比率从不足12%提高37.93%,升入本科的学生人数从200多人一跃达到1460人。校外教育参与学生每年都在20万人次以上,5年来在市级、国家级科技、艺术竞赛中,共获得集体奖60多项,共有3000多人次获得等级奖,14名学生经选拔参加了第2、3届亚太地区国际青年科学节,中小学校外教育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健康促进学校活动深入开展,逐步实施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了学生体质不断增强,在市级以上的竞技体育成绩年年都有新突破,80人次为国家、市、区赢得了荣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本地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也明显提高,教育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同步腾飞,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都明显提高。

  坚持科学发展房山教育蓄势腾飞

  房山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快速、健康、协调的良好态势,也为全面推进房山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展望“十一五”,房山教育发展将迎来了又一个的关键时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房山教育将以增强区域教育实力为核心,壮大学前教育,做强基础教育,搞活职成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引进大学教育,使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不断健全和完善;扩大教育开放,瞄准世界教育发展的前沿,积极推进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快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努力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在全区积极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沟通的“立交桥”,使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努力为所有教育需求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并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观,唱响加快发展、提高质量的主旋律,认真落实市、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以深山区中学搬迁工程拉动山区教育布局调整以及全区教育布局的调整,实现房山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以突出体系建设、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等三个重点,以教学为中心,整合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为载体,真正实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首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