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巴今晚"退休"市民都很念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5:31 深圳晚报

  中巴今晚"退休"市民都很念旧

  本报记者采访司机乘客,记下告别时分众人的内心感受

  今日之后,中巴将全部退出特区内的运营市场。17年间,中巴见证了深圳发展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这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从畅通到拥堵,也成为市民们酸甜苦辣各类故事的

发生点。

  对于每一位中巴的“常客”来说,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中巴曾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巴即将退市之际,本报记者特地采访经常乘坐中巴的市民,有白领、公务员、打工者、学生,上夜班的人群以及中巴司机,记录他们对中巴的怀念。

  中巴车女司机:最后一次出车归来通宵失眠

  本报记者吕一冰报道431中巴女司机白师傅开完最后一班车后回到家再也无法入睡:“在这条线路上已经开了4年多,早起晚睡已经习惯了,这一歇还真不习惯,整整一晚都没睡着。”

  这辆车号为粤B39794的431路中巴是随机挑选的。听说记者是专程来采访该线路中巴最后之旅的,司机感到意外和兴奋。昨天报纸一出街,她便急忙到报摊上去买晚报,想第一时间看到记者对于自己这一特殊纪念日子的报道。

  说实话,记者也很少看到中巴司机会是位年轻的女师傅。在跑431路中巴70多位司机中,白师傅也应属司机中的“花木兰”。她十几岁便开始学开车,算得上是个驾龄很长的老师傅了。随车的售票员是位年纪不大的女孩,可一听介绍还是出乎记者意料——竟然是白师傅的侄女。在蛇口港的终点站,记者在那儿见到了好几位该线路的司机,他们聚拢过来,聊聊自己当天的开车见闻。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师傅还有些气闷:某位脾气较大的乘客嫌停车太慢,竟然挠了师傅的胳膊。

  不过,司机们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小的争端,他们更关注当天这条线路的最后之旅,明天他们还会在行驶在哪条线路上?

  “最后一班车从坂田回到蛇口港区,已经凌晨1时多,回来后再也睡不着了。中午司机们都回到公司去交车,大家好好地在一起聚餐,直到下午4时才散。”白师傅和她的司机同事们不少都是湖北老乡,他们都在南头附近住,特殊的日子似乎让他们彼此靠得更紧了。

  一个长期上夜班者:黑夜里等来中巴感觉很温暖

  本报记者施翔东报道“晚上没有了中巴,还真是不习惯,虽然中巴的横冲直撞让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反感,可某天中巴从我的眼中消失,我才知道自己对中巴还真有些依恋。”在中巴即将退出深圳特区交通舞台时,常年乘坐中巴上下班的周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周先生告诉记者,提起他刚来深圳那年坐中巴的事还心有余悸,第一次坐的那辆已经忘了是哪路中巴了,只记得那辆车跑的飞快,还是一条扭来扭去很弯曲比较窄的路,司机简直是旁若无车啊,鼓足劲往前开,向右或者向左拐弯的时候,一车人一边呼啸着发出惊叹声,一边用双手紧紧抓住前面座位的把手,身体严重向左边或者是右边倾斜,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都悬浮在空中,生死时速的感觉。当时他很害怕迎面撞上一辆,提心吊胆的,下了车后还打定主意以后再也不坐中巴了。

  “不过由于工作的原因,后来还是慢慢习惯了坐中巴,特别是我的工作每周都有两三天要上夜班,下班后已经没有大巴了,只有中巴了。坐了这么多年的中巴,和这条线路上的不少老司机都成了朋友,上车后还能瞎侃几句。”周先生告诉记者,“还记得那时候晚上下了班,一个人在黑漆漆的路边等着那路车,有时候反应慢,车过了才招手,每次司机都会把车停下来,等我跑过去上车;下雨的时候更是如此,随叫随停,哪怕往前开过10米,发现有人在招手,也会停,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温暖。”

  “中巴退出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有夜间大巴走这条线路,如果没有,以后上夜班就麻烦了,不可能天天打车回家。”周先生对记者说,“我会怀念早上出门招手就可以上车的,夜晚可以在小区门口下车,让人少走夜路的中巴。”

  来深找工作的人:每天满怀希望坐中巴出门

  本报记者沈敏报道胡先生至今还记得两年前找工的艰难,也因此对456路中巴有着独特的感情。由于学历不高,刚来深圳的他只能寄住在老乡家里,每天一早出门找工作,天擦黑了才回来。老乡住在福田区景新花园,门口就有456路中巴直达人才大市场,十分方便。

  “每天早上出门坐这趟车时人都很多,常常要站着,而且有一半的乘客是到人才大市场找工作的。”胡先生说,每天他和许多人一样满怀希望地出门,在人才大市场一呆就是一天,中午就在附近随便吃个几元钱的盒饭,傍晚时分才坐车回来。不过回来时一般都有座位,因为中巴就在人才大市场门口等客。有几次胡先生上车后,疲劳加上有空调风吹着,竟睡着了。

  好在这种情形只维持了半个月,“功夫不负苦心人”,胡先生终于找到一份保安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比较稳定,所以一直干到现在。当初找工的经历已经成为过去,456路中巴也成为了历史,不过,他还是很感激中巴,因为伴随他度过了最初来深圳的日子。

  某单位女公务员:最先学会的粤语跟中巴有关

  本报记者刘旭灿报道“中巴今晚要全部退出深圳。”郑女士听到此消息既有点惊讶又有点怀念。她对几年前天天坐中巴上下班的日子仍记忆犹新。

  她告诉记者,自5年前从安徽来到深圳,最先学会的粤语就是“有落”,最先听懂的词就是“猫低”。这些粤语无不跟中小巴有关。

  “过去大巴少,中巴确实方便很多人,少了它还真办不成事。”深圳某单位公务员郑女士感慨地说。她2002年每天上班,走出家门,便搜寻路上411、415和446路中巴的影子,手一扬,中巴会“刷”地一下停到面前。上得车来,还没站稳,车子已飞快地跑了起来。

  “但中巴开得也太快了,就像在演警匪片。”郑女士表示,中巴跑得快,穿梭灵活,不会耽误事,但也不安全。她告诉记者,有时候,两辆中巴车为了抢客源而飙车,车里乘客都吓得不敢说话,人人拼命坐稳扶好,只求别出什么事故。“所以,如果不赶时间,看到车上没座位我就不上了,因为上去了我也站不稳。”郑女士一脸无奈地说。

  自从搬家后,郑女士坐中巴的机会就少了,但中巴要退出特区,郑女士坦言十分怀念。

  一酒吧老板:中巴承载自己的创业历程

  本报记者文海笑报道“买了私家车后,我再也没有乘坐过中巴车,但每次经过华侨城,我都会想到那段每晚搭乘中巴车奔波的日子。”酒吧老板肖先生说,中巴车承载着他创业时的回忆。

  “2000年,我来到深圳,每晚在几个酒吧表演。”肖先生说,那时候经济状况非常差,打不起车,大巴一过晚10时就寥寥无几,中巴是最好的选择。“有一次,我从黄木岗乘坐456中巴到白石洲,由于太累了,在车上抱着吉他就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到了蛇口总站,钱包也被人偷走了。中巴司机听说了我的遭遇,当时给了我30元钱打车。”

  肖先生说,“2004年夏天,我从海上世界到特警支队,身上没带零钱,就投了50元,坐在靠近车门的地方收其他乘客的车费当找零。那天恰好遇到台风暴雨,每个上来的乘客的钱都是湿湿的,我一手接钱,一手递给对方一张纸巾擦雨水。”肖先生说,那次乘车途中上来的一位小伙子,最后成了他的好朋友,也是现在的合作伙伴。

  肖先生笑称,听说中巴车退出特区,他曾想买一辆退役中巴放在酒吧门口,既是一个景点,又可作为一个存包间。

  某商场保安:中巴见证我的爱情

  本报记者易红梅报道八卦一路某商场保安小吕初为人父。他说,成就自己爱情的是456路中巴。

  小吕说,和妻子王荔的相遇真有缘分,那天他上中班上到晚上11时。那天车上人不是很多,但小吕和王荔都没座位。

  中巴一如既往地飞驰着,在莲花北路段一路口,红灯亮起,司机仍不减速,先右拐到雨田路上,然后猛一打方向盘向左拐上莲花路。从人行道上突然闯来一辆自行车,司机来了个急刹车。车里的人猝不及防倒在一团,扶投币机的王荔因没有抓手,整个人差点飞起来,幸亏小吕反应快,一把抓住了王荔。

  惊魂未定的王荔直到车内的人提醒后,才回过神向小吕道谢。小吕提醒她,为免身体有异常司机不认,应将车牌号记下。他也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王荔,“当时只考虑可以给她作证”,小吕没想到,他的善良及乐于助人给王荔这个江苏女孩留下深刻印象,一来二去,两人最终走在一起了。

  老乘客:招手拦中巴感觉很方便

  本报记者沈敏报道王先生是一名上班族,家住梅林一村,工作单位在火车站附近某酒店。他习惯了乘下梅林开往火车站的414路中巴,到终点站后下车走几分钟就到上班地点了。

  不过,从29日起,414路中巴取消了。他改乘102路大巴或双层购物巴士。“坐中巴不用1小时就到火车站了,可坐双层购物巴士1个多小时才到地王大厦,还要转车才到火车站。”那么坐102路大巴如何呢?王先生说站台离目的地有点远,下车后要走较长一段路。

  王先生觉得,中小巴由于车身小,比较灵活,在堵车路段经常能早点“挤”过去,或者干脆绕道行驶,因此会较快地到达目的地。再有就是有些街道大巴进出不方便,中巴却可以走街串巷。附近居民出门招手拦车,感觉有些像打的,但车费却便宜多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