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共产党员风采录:提着鸟笼奔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18:07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6月30日电 题:提着鸟笼奔小康

  新华社记者何天文、黄勇

  出县城驱车8公里就到了王玉和所在的卡拉村。王玉和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凭着一股志气、一个信念,凭借一只只鸟笼,带领村民在短短几年间将一个穷村变成了全县最

富裕的村之一。卡拉这个山区里的“鸟笼制作专业村”也因此声名远播。

  记者近日到卡拉村采访时,王玉和刚买了一辆双排座汽车回到家。这位43岁的贵州省劳动模范一落座,话题就打开了。

  他说,卡拉村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一个苗族聚居村,这里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只有0.5亩,曾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

  穷村的改变源于一次偶然捕捉到的商机。王玉和说,一次,村里的几个小孩把抓到的鸟放进大人编的鸟笼里拿到附近的城市去卖,识货的人把几只鸟笼买走了,却把鸟儿放飞了。

  鸟笼也能赚钱?编制精致的鸟笼不是苗家人的传统工艺吗?

  受到启发的王玉和通过调查发现鸟笼市场潜力很大。于是,他一边组织村里年轻人向老艺人学手艺,一边跑市场搞营销,并与村民订下鸟笼加工协议,由他负责提供原材料和市场销售,按质按量付给加工费,村民看到没有风险,纷纷加入。

  如今,全村110多户中有近九成的农户农闲时从事鸟笼制作,不少人家的屋里屋外,都有堆成像小山一样的成品和半成品。王玉和说,一个劳动力一天可加工五六个普通鸟笼,他按每个7元的价格收购,但对做工精细的雕花鸟笼,每个收购价80多元。他把收购来的鸟笼销到周边城市以及云南、四川、湖南、浙江等地。2005年,卡拉村销售鸟笼7万多只,毛收入11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增收两三千元,其中加工量多的农户一年可增收2万元。

  王玉和所在的龙泉镇党委副书记、党建扶贫工作队队长田茂瑞说,支部书记带好头,农民增收就有盼头。卡拉村过去是穷得叮当响,如今村民们是“提着鸟笼奔小康!”(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