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为民贵在必以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6:00 光明网
代军

  “六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带着对孤残儿童的牵挂,来到位于海淀区清河镇的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孤残儿童,手把手地教孤残儿童包粽子。在大二班的教室里,胡锦涛拿起几个装饰物,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一条小裙子,裙子做好后,胡锦涛又和孩子们相互击掌,唱起新编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爱国爱园爱伙伴……”(5月31日《中新网》报道)

  胡锦涛总书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事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是我们领导干部“必以情”的真实写照,也为我们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必以情”是《左传》名篇《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说的一句话。原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识是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查明,也一定尽力处理得合情合理。

  回顾历史,事实上,历史不止一次告诉人们,决定战争胜负的只能是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可以说就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程,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历程。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如果没有了这种血肉之情,我们就不可能战胜一个个的艰难险阻,我们就无法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同时,我们也看到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对群众冷漠无情甚至与民争利,劳民伤财,加重群众负担的现象仍然存在。少数领导,如程维高、李真,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和工具,全然不顾百姓疾苦。有部分干部的感情和立场发生了偏差,对群众呼声置之度外,置之不理,对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能拖就拖,能沉入海底就被沉入海底,沉默不语,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拖成群体性问题。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同样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需要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必以情”,那就是全心全意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必以情”,对“爱民”、“亲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认同感,并最终上升为一种高度的自觉。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但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变。面对群众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是否带着深厚的感情去看待、去解决,其中的差异很大,而取得的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没有感情,工作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就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即使一些事情也为老百姓办了,但因为是出于应付、出于不情愿,群众可能还是不会完全满意。相反,如果深怀一颗爱民之心,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那么,对群众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际困难,即使由于条件所限解决得不很理想不很圆满,老百姓也会表示理解、甚至心怀感激的。我们的总理为民工讨工钱,公安部长轻骑千里走基层,百姓利益无小事,普通百姓的冷暖时刻牵动他的心,被人们传为佳话。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脱离群众,甚至与人民为敌,把老百姓视为刁民,最终难逃历史和人民的惩罚。“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关乎于民,关乎于情。古人尚且有如此“关情”者,两千年前的曹刿尚且明白这个道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又有什么理由不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