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公布状元利于消减高考负面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6:00 光明网
泰语(北京学者)

  高考发榜年年有,今年发榜有不同。北京考试主管部门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今年在高考分数评阅和发布各个环节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不向社会公开走漏任何有关高考排名或高考状元的信息。这让许多媒体、商家和有关学校“大失所望”。虽然就事论事地说,这个小小举措只是“为了减少对高考状元的报道”,但如果从制度变革的意义上来看,此举却不可小视。

  多少年来,高考已经成为应试教育博弈运动的指挥棒,成为牵动亿万民众心弦、搅动千家万户生活的魔棍。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等复杂原因,高考成为教育体制改革难以突破的死扣和瓶颈,大家明知其不该是这样但在现阶段又无法彻底改变。其实一些重大的、实质性的制度变革往往是从非正式规则的“边际”上开始的。通俗地说,制度变迁一般都是先由习俗、观念等日常行为规则的微小调整启动,经过很长时间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逐渐从量变到质变,最后才获得实质性的制度创新或变革。高考制度的改革看来也得走这样的路径。北京高考发榜不排榜的做法,正是一种在量变的意义上进行“边际调整”的制度变革行为。

  一年一度的高考一路走来,虽然考试内容和形式一直在做适应性调整,从客观古板、非人性向主观多元、人性化方向转变了很多;但是由于文化传统和制度惯性、特别是媒体和社会舆论的人为炒作等复杂原因,其“科举”味道不仅没有淡化反而越来越浓。其实,人生的每一段坎儿都是一种“考试”,人一生要面临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都是一种基于特定规则的考试,考试规则的弹性和相对性以及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是人生丰富性、生活多彩性和世界多样性的基本要求和表现形式。再加上关于“高考状元”这样外在的、人为的舆论渲染和炒作,更加强化和凸现了高考搅动应试教育、具有“伤仲永”性质的负面效应。高考发榜不排榜具有遏制这种负面效应的制度功能和意义。

  当然,在目前的现实体制背景下,高考发榜不排榜更具有直接的反腐败功能。这些年,由于高考引致的应试教育养育了一批“吃考试饭”的既得利益群体,每年一度的张榜时节,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就“兴奋”起来:一些具有高升学率、特别是出了“高考状元”所谓重点中学或教育培训机构,可以由此招徕更多的家长和更丰厚的“赞助费”;一些与高考或“状元”有关的书商或赞助商,可以凭借“推广学习经验”的名义大发横财;一些“状元”个人或家长、以及相关老师、校长或教育官员,也可以有了“光耀门庭”的荣誉或实实在在的奖励可得。今年这么一改,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肯定大失所望。但是,整个社会群体为高考或高考状元炒作而承担的心理成本或精神负担却因此大大降低,人们也由此看到了高考制度变革的新动向、新希望。

  因此,高考发榜不排榜这样具有边际调整意义的改革举措值得肯定。希望每年一度都有一些类似这样的边际变革,那样的话,我们的教育体制就可能真的有一天,会走出应试教育怪圈而步上素质教育的良性轨道上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