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天路"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07:51 红网-湖南日报

  首趟进藏客车今日9时发车

  据新华社格尔木6月30日电(记者 张旭东 刘诗平嘎玛)新华社记者30日从权威部门获悉,首趟“青1”次进藏旅客列车将于7月1日9时从青海格尔木火车站始发,前往西藏拉萨。这是第一列发往拉萨的旅客列车,标志着青藏铁路开始全线通车运营,目前乘车旅客已经拿到车票。

  为给乘坐首趟“青1”次进藏列车的旅客提供方便,格尔木车站还特地为每位旅客发放了一张“乘车须知”卡,提醒旅客在1日早上到指定地点,由工作人员组织集体登车。

  有关方面介绍,这趟车大约有600名旅客,其中有一部分是为青藏铁路建设做出贡献的劳模和功臣,还有12名媒体记者。“青1”次进藏列车沿途将选择几个车站停车。

  探秘青藏铁路五大疑问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林红梅

  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会给旅客带来怎样的旅途?随着青藏铁路有关信息的披露,旅客曾经担心的疑问,渐次露出谜底。

  冻土退融:会不会危及行车安全?

  疑问一:雪域高原的冻土层退融问题,一直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难题,建在冻土层上的青藏铁路行车安全吗?

  铁道部专家评说:青藏铁路施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对于地质复杂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采用通风路堤、片石通风路基、热棒、铺设保温层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保持冻土区的温度,防止冻土融冻速度过快,提高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铁路工程安全。

  高寒缺氧:旅客乘车会不会头疼头晕?

  疑问二: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原地区,人们就会出现头疼、头晕等高原反应。旅客乘坐青藏铁路火车前往拉萨,在翻越高原的长途旅程中,会不会有剧烈的高原反应?

  铁道部专家评说:青藏铁路首创了旅客列车供氧系统,采用弥散式和分布式相结合方式,解决旅客高原缺氧问题。弥散式供氧可使车内氧浓度达到23.5%—25%,在翻越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时,旅客吸入氧气量相当于海拔3600米以下;分布式供氧可使氧浓度达到38%—47%,旅客吸入的氧气量相当于海拔1800米以下。

  环境脆弱:碧水蓝天能不能保住?

  疑问三:青藏高原是中国和南亚地区的“生态源”。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高原环境的长远影响会怎样?

  铁道部专家介绍:青藏铁路在开工前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超前思考,国家有关部门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物种和生态进行了专题研究。青藏铁路确定的环保目标包括:确保冻土环境保持稳定、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水土流失防护得力、高原植被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自由、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等。

  无人区域:能否防范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

  疑问四:青藏铁路格拉段全长1142公里,点多线长,气候恶劣,一些路段穿越的是“无人区”,许多站台是自动控制的“无人现场管理站台”。“巨龙”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吗?

  铁道部专家介绍:青藏铁路正在编织治安防控立体化网络。在牧区的铁路线路两侧,铁路人员正在加装隔离栅栏;对重点目标由武警及保安看守,对一些桥梁及通信、电力机房等重点部位,安装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配备精良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的公安人员,进行机动巡道;铁路沿线建成重点目标看守房屋;青藏铁路公司与沿线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与铁路两侧2.5公里范围的农牧民签订《禁止牧畜上道责任书》,群防群治。

  火车隆隆:垃圾会不会污染“亚洲水塔”?

  疑问五: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亚洲水塔”之称。随着火车的隆隆声,大批旅客来到青藏高原,垃圾会不会污染高原环境?

  铁道部专家评说:与普通旅客列车不同,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将不向车外沿途排便。列车的厕所采用真空集便装置,废物废水都有专门的回收设备,车到终点后由污物车抽运送走处理;列车也不向沿途丢弃垃圾,车上有列车专用垃圾压缩机;沿线一些车站将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沿线主要车站都设置污水处理站和垃圾存放点。青藏铁路公司副总经理马保成说,在青藏铁路上运行的普通客车、旅游专列、观光旅游列车,一律实行垃圾定点移交,污物集中排放。(据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15亿元打造“绿色天路”

  新华社记者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才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青藏铁路建设中,环保投资达15.4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大大高出目前国家规定的大型工程环保投入应达到3%的标准。

  【保护“天湖”】青藏铁路环保工程师王辉:海拔4650米的错那湖,地处西藏安多色林错自然保护区,是当地藏族群众心中的“天湖”。青藏铁路与它贴身而过,最近处只有几十米。为了保护生态,建设单位在湖边施工的工地全用铁网围了起来,封闭施工,爆破区周围用彩条布覆盖,防止灰尘落入草皮。在靠近错那湖的营区,投资70万元,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在施工便道每隔1.5公里设置一个垃圾箱,定期清走。

  【动物通道】中铁十二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余绍水: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青藏铁路在设计时尽可能避开保护区,在施工中减少噪音,避免惊扰野生动物,在沿线野生动物经常通过的地方,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为动物建通道,这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移植草皮】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在高原生态脆弱区域内,铁路线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施工场地、便道、沙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为了恢复铁路用地上的植被,科研人员开展了高原冻土区植被恢复与再造研究,采用先进技术,使植物试种成活率达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据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上千名中外记者云集青藏线采访报道

  新华社记者朱建军钱荣

  青藏铁路首趟列车的汽笛7月1日即将回响雪域高原。为及时报道这一举世瞩目的新闻事件,目前至少有上千名中外记者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各站点采访报道。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重视。仅6月上中旬,就有海内外20多家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向青藏铁路公司提出采访申请。此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已经在沿线做前期采访。

  根据铁路部门提供的情况,经铁道部确认,分别在格尔木和拉萨两地进行现场报道的有27家中央媒体的518名记者。

  此外,45名外国记者和70名港澳台地区的记者也参加青藏铁路通车的采访报道。

  据了解,除了铁路部门确认的600多名媒体记者外,云集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国内外其他媒体记者也超过了400人。(据新华社格尔木6月30日电)

   "天路"别名是"桥路"

  新华社记者 于长洪 何丰伦 叶辉

  号称“天路”的青藏新线共有多少座桥梁?青藏铁路总设计师李金城给了记者这样一串数字: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总共有675座桥梁,桥梁全长159.88公里,相当于每7公里铁路中就有1公里的桥梁。“以桥代路是解决冻土问题的技术突破,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风景线。”

  青藏铁路第一高桥是三岔河特大桥。桥高52米,均匀相隔的水泥桥墩远看十分“修长”和“挺拔”。李金城告诉记者,青藏高原的桥梁设计主要考虑安全性,无法像其他地区一样考虑桥梁的美观,几乎所有桥梁都采用水泥桩结构,以避免出现钢架结构在冻土层中下陷,给铁路运行造成危险。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是清水河特大桥。记者来到跨度30多米的两座巨大桥墩之间,抬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这座长达11.7公里的大桥头尾。两旁白茫茫一片全是冻土层,牦牛、野驴、黄羊在雪地里肆无忌惮地穿行。

  清水河大桥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同时也穿越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千年冻土层。据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为解决冻土区路基不稳的问题,这些桥梁大多采用“防晒、防水、防冻、防湿、防降温”于一体的技术,既美观实用,又兼顾了环保。(据新华社拉萨6月2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