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一条"天路"连神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1:27 东方网

  蒋萌作品集

  今天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有的人为了买到去拉萨的首发列车而排长队。

  雪域高原之上,一条“钢铁巨龙”穿行世界屋脊,横空出世。

  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天路”,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不仅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不通铁路省区”成为历史,让神秘圣洁的西藏向世人敞开它那博大宽广的胸怀;更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打破了外国人“铁路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令世界为之瞩目惊叹。

  然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海拔最高、对气候与生态影响最大的高原。青藏铁路也要穿越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则是许多珍稀物种栖息、赖以生存之地,生态类型原始独特,既敏感又脆弱。因而,青藏铁路的建设是否会影响自然环境,对于环境保护又做出了哪些努力,也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

  所谓“未雨绸缪、三思而后行”。事实上,早在青藏铁路开工以前,国家有关部门就已对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物种、生态进行了各项专题研究,并明确提出了确保冻土环境保持稳定、江河水质不受污染、水土流失防护得力、高原植被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自由、铁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等一系列的环保目标。言必行、行必果。工程建设中,环保举措处处可见。比如,施工挖土时必须将草皮揭下,并对表层的首土堆积保留,挖填之后,再将表层首土与草皮恢复到原貌。施工车辆与机械必须走专用道路,不许“天马行空”。为防止高原冻土层退融、保持路基稳定,设计施工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地质复杂地段,尽量加以绕避;高含冰量地质,“以桥代路”;更以通风路堤、片石通风路基、热棒、铺设保温层等新技术、新工艺,保持冻土的温度。截至去年6月底,全线建成20座代路桥,抛填片石和换填渗水土达7.2万立方米,有效保持了湿地地下水的连通。针对藏羚羊这一我国特有珍惜物种,为了保持其原有迁徒路线,在认真观察分析基础之上,铁路沿线特设了33处野生动物“专用通道”;并有意将路堤坡度放缓,隧道顶部加盖明洞,便于动物自由穿越。有一次,为了让9000只临产藏羚羊通过五道梁建设工地前往可可西里卓乃尔湖地区产仔,工程更不惜损失,暂停了一些地段的施工。此外,行驶于青藏线的列车,厕所也采用了真空集便装置,废物、废水均有专用回收设备,沿线车站建立污水与垃圾存放或处理点,一律实行垃圾定点移交,污物集中排放。

  透过种种细微之处,青藏铁路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全线环保建设更全部按照“先验工后计价”原则进行。2005年,审计署对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铁道环境保护资金进行了审计,环保资金比例占到了330.9亿元建设总投资的4.6%,15.4亿元的环保投资规模堪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大“绿色工程”。审计结果表明,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铁路沿线基本实现了“环评报告”提出各项目标要求,沿线河流、湖泊水质与建设前无明显变化。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又休戚相关。假如片面追求发展,不顾对环境的影响,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么无异于“杀鸡取卵”,先污染后治理、得远不偿失的反面例子已绝非少数。反过来说,如果毫不考虑发展,全部维持现状,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因噎废食”,地区间差异也将进一步拉大。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很多事也将无从谈起。因而,营造一种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受历史与自然等客观因素制约,西藏的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与内地存在差距,一些群众生活并不富裕,这对于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相互交流、彼此互补显然是不利的。“山高路远”,道路艰险,也令某些境外势力蠢蠢欲动。“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国家实力整体提升、全国发展一盘棋下,西藏自治区、藏族同胞更不可能“置身事外”。

  “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国家对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决心态度。青藏铁路的开通,更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为西藏带来更多的人才、项目、资金等发展源动力。青藏铁路的开通意味着什么?拉萨市市长罗布顿珠的话可能最为实在、也最是贴切——那便是“西藏从此可以与全国同步协调发展”。

  一条“天路”连神州。衷心祝愿青藏铁路带动西藏各项发展的腾飞。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