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奶妈难被深圳人接受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4:16 深圳晚报 |
对于职业奶妈的出现,人们虽然议论纷纷,但在本报进行的联合网络调查中,深圳人还是显示出了宽容和理性的一面,大多数人认为,奶妈行业的兴衰将由市场需求决定,不过,涉及到自身的选择时,大部分人还是坚决地说不。 本报记者刘琨亚 日前,深圳某家政公司推出了第一个职业奶妈,这个举动很快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有人赞有人弹,甚至有人把奶妈的重新出现上升到了“封建思潮复苏”的层面上。 不过,在本报进行的网络调查中,对于职业奶妈的出现,大部分人还是表现出了理性和宽容的一面,超过六成的人认为,不应该强行禁止奶妈这种行业。 奶妈兴衰市场决定 “既然这个职业存在,就说明他有一定的合理性,市场将决定这个职业的前途,如果真的没有人愿意请奶妈,这个职业当然就不可能继续下去。”网友“雨花”留言说,没有必要把奶妈的存在上升到吓死人的高度,这只是家政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 “雨花”的这种观点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意见,在回答“你怎么看待奶妈这个行业的再度出现”这个问题时,有64.62%的网友选择了“市场需求的必然”这个答案,还有23.74%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对妇女的人格侮辱和歧视”。支持职业奶妈的人认为,奶妈靠自己的劳动解决生存就业,还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值得鼓励。而反对的人则认为,奶妈的出现会影响母子之间关系,对于奶妈的孩子也不公平。 “你想想,奶妈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来喂养你的小孩,你不会觉得受到良心的谴责吗?我很难想像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高度文明的深圳。”这位网友对于奶妈行业的看法虽然没有得到太多人赞同,但不得不承认,它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奶妈这个职业的深层次思考。 多数人不愿聘请奶妈 虽然人们理解职业奶妈这个行业,但并不等于说,大家会去聘请职业奶妈。82.15%的网友表示,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孩子聘请奶妈,只有11.69%的人表示,不排除聘请奶妈的可能性。 最让人们担心的,无疑是奶妈的健康问题,有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最担心职业奶妈有传染病,会影响小孩的健康。“我想,就目前的监控能力来说,很难真正确保奶妈没有任何各种传染病,因此,请个奶妈,很可能就是给孩子买下了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 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态度,大家对奶妈的职业前景并不看好,65.32%的网友认为,奶妈这个职业只可能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家政公司也肯定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只准备了一名奶妈,他们更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奶妈这个噱头来吸引目光,宣传自己,从这点上来说,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声音 钱再多也不请奶妈 柳浏 从报纸上看到深圳某家政公司推出“奶妈”的报道,关注了好几天,得知奶妈阿霞最终落户贫家,给虚弱的贫家孩子“增加营养”。可以说,看到这则新闻,第一感觉是诧异——一向被视为糟粕的“奶妈”真的出现了? 像我这样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对奶妈还是有认识的—奶妈通常是为地主、官僚等剥削阶层服务的,他们是“下人”,奶妈就等于下人,这就是我的认识。 除了中国有奶妈,还没听说过其他的国家有奶妈这个职业。现在,全世界都在倡导母乳喂养,母亲用浮汁喂养自己的孩子,这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事情。可是,当乳汁变得商品的时候,那味道也就变了。 我也是刚当母亲的人,明白母乳对自己的孩子多么重要。可是,来深圳当奶妈的阿霞却扔下自己出生仅两个多月的孩子,用原本属于孩子的乳汁作为资本,去挣钱,用挣来的钱买吃买穿……这让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比起在办公楼里打字、在流水线上操作,奶妈真是件轻松的事情——反正是喂孩子,喂自己的和喂别人的是一样累。不同的是,喂养自己的孩子,还要找些其他的工作赚钱,而喂养别人的孩子,好吃好住还有钱赚,多么轻松的工作啊。 从这一点上讲,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不请奶妈,不给她们让自己的孩子挨饿却拿着乳汁换钱的机会。 过去中国有奶妈存在,是因为当时科学还不昌明,代乳品不像现在这般丰富,现在,与母乳营养接近的奶粉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请个奶妈——吃了奶妈的奶,说不定孩子跟亲生母亲还不亲了呐。 专家意见 奶妈服务应该叫停 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张理教授认为,“奶妈”服务应依法叫停。 他指出,“奶妈”服务最大的问题在于卫生保障的隐患。与一般的家政服务不同,“奶妈”服务不仅提供类似保育的服务,而且提供母乳这一产品。根据卫生部2000年关于“人体母乳不是一般的食品资源,不能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经营”的批复,可以认为母乳是一种特殊的食品资源。如果该食品资源属于自采自用,在法律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家政公司推出“奶妈”服务,已经是有组织地对“母乳”这一稀缺资源进行采集、分配,从而使其商品化。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七条规定,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营养、卫生标准(该法中的食品包括食品资源)。从母乳属于体液这一医学特性的角度,该食品缺乏一种常规的质量标准。 此外,张教授认为,由于这一食品的获取依赖特定的人体,哺乳期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这一时期“母乳”提供者的健康状态是动态的,不能做到时时监控。在这种食品无法得到卫生状况的保障时,不应该推出市场。张教授呼吁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应该依法对这种服务叫停。(据《江苏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