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跑部钱进”根在地方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5:45 四川新闻网

  -吴睿鸫

  对于“跑部钱进”的场景,成思危副委员长说了一句话颇为经典——中秋节前北京堵车很严重,都是送月饼的,什么时候中秋节前北京不堵车了,我们的政府可能就好多了。在29日上午分组讨论中央决算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的过程中,“跑部钱进”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问题。(《中国新闻网》6月29日)

  一项统计显示,1999年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00年投入800亿元,2001年多于1000亿元,2002年的投入超过4025亿,而2005年则达到了7733亿元。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各种管理漏洞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跑部钱进”,更是转移支付制度衍生出的副产品。

  之所以每年都有各省市县争相向国家有关部委要钱,其根源在于地方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财权划分不尽合理。简单地讲,中央政府是财力雄厚却需办事少,地方政府特别是省以下各级政府,则是财力薄弱而事多。况且大量资金掌握在中央部门手中,又是分散掌握,所以,“跑部钱进”现象出现是很自然的。

  有关统计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的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正因为如此,政府正常运转经费得不到保障,在公共服务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在教育领域,由于经费匮乏,有些地方有意纵容学校乱收费;在医疗领域,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够,医疗过度市场化导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现在看来,要想扭转地方政府部门“跑步钱进”的无序状态,必须采取釜底抽薪之策,重新划分与调配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给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来有效保障事权,使二者相匹配。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内容,包括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深化税制改革、行政体制的理顺以及规范转移支付等问题。简言之,只有处理好地方事权与财权二者关系,“跑部钱进”现象才会在公众的视野中永远消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