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刘招华诡辩称:“我造的是灭鼠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06: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检察院指控

  刘招华制冰毒18吨多

  据检察院指控:1995~1999年,刘招华先后伙同同案被告人郭锐荣、陈炳锡(已起诉)等人在福建省福安市、广东省普宁市、宁夏银川市等地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即冰毒)18吨

多,并将部分毒品运到广州等地贩卖,从中获利3200多万元。

  A级通缉令

  悬赏38万追捕大毒枭

  2004年11月24日,在公安部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38万元追捕刘招华时,其手下郭鸿飞、郭荣堂、阮锦平三人先后为其提供财物和隐藏处所,帮助其逃匿。

  明知夫重罪

  毒枭之妻仍帮夫逃匿

  1999年11月5日,刘招华的第三任妻子李晓青明知刘是公安机关的追捕对象,仍帮助其将赃款532万元转移,以逃避侦查。第二天,李晓青还将120万元交付刘招华,协助其外逃。

  大毒枭狡辩

  “我造的是灭鼠剂!”

  6月26日法庭辩论的焦点主要是,检察院指控的这18吨多物品到底是不是冰毒。律师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所以不能认定刘招华在制毒。刘的律师说,官方鉴定结论只是说这18吨物品里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但这并不能说明这18吨物品就是甲基苯丙胺。刘招华也在庭上声称自己造的是灭鼠剂。他说自己制造的不是冰毒,而是另一种化学物品,可用于灭鼠等用途,而不是作为毒品使用。 据新快报、南方都市报

  庭审不准旁听

  领导却能观看

  6月26日上午,恰逢第19个国际禁毒日,福建省福安市人、世纪大毒枭刘招华在广州市中级法院正式过堂,检察机关指控其制造、运输、贩卖毒品18吨多,其第三任妻子李晓青和4名手下也因制造毒品罪、窝藏罪、转移赃物罪同堂受审。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刘招华构成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罪;被告人郭锐荣构成制造、运输毒品罪;被告人李晓青构成窝藏罪、转移赃物罪;被告人郭鸿飞、郭荣堂、阮锦平构成窝藏罪。因案情重大,该案连审两天后将择日宣判。

  因本案涉及许多制毒的机密,所以庭审不允许旁听,连家属也不能进入旁听,但据媒体透露,有领导直接在监控中心观看庭审。那么,领导直接在监控中心观看庭审就符合法律规定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那么,观看刘招华制毒案庭审的都是些什么领导?他们何以能观看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是领导,就可以知道刘招华制毒的机密吗?据检察日报

  刘招华的制毒人生路

  1996年5月底 在福安市赛岐镇,刘招华的第一家冰毒工厂开工,首批生产出20~30千克冰毒 1997年 刘招华躲到三亚,并娶了第二个妻子1998年 刘招华在广东普宁造出一吨多冰毒1998年底 刘招华“转战”宁夏银川,生产了近30吨冰毒1999年11月3日 刘招华回到广州,再次案发,后来骑自行车逃出广州1999年底至2000年初 刘招华蛰伏在青岛一套民房中经营彩票2000年 刘招华举家移居桂林漓江花园185号2004年底 刘招华潜回福安老家2005年3月5日 刘招华被捕据新快报

  ·蜕变之路·

  大毒枭曾是“好青年”

  刘招华在部队服役时是一个出色的武警:以正排级干部转业到福安法院担任法警时荣立“三等功”,是法院的“先进工作者”。在被市里抽调去招商引资后,刘招华辞职下海办厂,直至因制造冰毒被通缉四处逃亡最后落网。我们试图从刘招华的“传奇”人生中,探寻其复杂的人性和堕落的轨迹。

  转业到法院 刘招华立过三等功

  “那小子是个人才,当过武警,受过特种训练,很能打。”6月22日,在福安法院法警大队办公室里,几名法警围坐在一起闲聊。事实上,刘的法院工作经历是短暂而平淡的。法院一位老同志说,刘是转业安置到法警大队的,因为当过兵,所以“很厉害”,工作干得不错,立过三等功,当过优秀工作者,其身手在法警中绝对是一流的,一般四五个法警都按不住的凶犯,他一个人就能弄倒。

  老同事眼中 他曾经是个好青年

  在当年的同事眼中,刘好学上进,工作出色,为人谦恭和蔼,乐于助人,是个好人,几乎挑不出他什么毛病。当时的刘几乎是“好青年”的代名词,颇受领导赏识。或许正因如此,他才有了后来作为法院惟一一名干部被抽调去招商引资的机会,那时刘在福安法院才工作了不到一年时间。法院一位老同志说,刘慢慢转变直至走上制毒的不归路,差不多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他出去了,没人管了,不像在部队和法院时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慢慢就变质了。”

  贫穷变暴富 法警变成了大老板

  一名熟识刘招华的老同事说,刘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渴望出人头地。当时他的工资只有50多元,对于一个家境贫寒受够穷困折磨的人来说,这点钱远远不够。刘曾不止一次抱怨工资低。就这样,原本“前途无量”的刘选择了提前离开,开了福安法院“下海”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做生意的人不多,贷款好贷。刘被抽调去招商引资,他借此和一些领导混得很熟,还认识了不少外商。他的“第一桶金”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赚到的。当刘再次出现在同事面前时,已是富甲一方的大老板,有房有厂。

  丈夫出事后 毒枭之妻出家为尼

  刘共娶过三个妻子,其第一任妻子在刘的赛岐制毒厂被查封后伤心欲绝,出家为尼,至今也不知去向。这个妻子为刘生有一个儿子,今年16岁,在福州读中学,成绩很好,但受到家庭影响,性格比较内向,从来不问父亲的事。刘的第三任妻子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现都在娘家,女孩8岁,男孩5岁。

  仅比刘招华大一岁的刘的二姐刘月春对弟弟最了解。她说,弟弟从小就很聪明,读书的时候不用怎么下功夫成绩也很好。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使刘招华从小就很要强。在刘招华12岁那年,父亲去世。刘母于1996年瘫痪,并于两年后去世。这对刘招华的打击很大,当时他曾对二姐发誓说要努力读书上大学,出人头地。刘月春说,弟弟在读中学时很喜欢数理化,尤其在化学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过人的天赋。但最后,他还是因为家庭实在困难无法继续坚持下去。高二的时候,刘招华放弃读书,选择了当兵。上世纪90年代初,刘招华从福安回赛岐老家办厂后,一直和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刘月春说,当时她在家里帮弟弟做饭,带孩子,弟弟在苏洋村的塑料厂究竟做什么,与什么人联系,她都不知道,也从未进厂看过。直到弟弟因为制造冰毒被警察查了,她才知道出事了。

  据新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