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锦麟肖云儒畅谈潮汕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13:48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敢为天下先”是潮汕人的魂魄■汕头为潮汕文化增添了“闯洋的精神”

  昨天下午,位于潮州砚峰山的潮州淡浮院迎来一拨特殊的客人,陕西电视台专程南下到此录制人文谈话类节目《开坛》。这期节目的内容是《望乡———留守与出走》,特邀谈话嘉宾有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杨锦麟、国内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和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所长黄挺教授,他们围绕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联结进行一番寻根溯源,以全新的视角由

古及今、由中及外作一番梳理和剖析,精彩的谈话时时碰撞出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录制现场掌声笑意不断———“明星”杨锦麟自我定位是“新闻从业人员”

  作为凤凰卫视的“名嘴”,杨锦麟在“开坛”之前就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许多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一见到“熟头熟脸”的杨锦麟就围了起来。杨锦麟三年前就曾经与曹景行、董嘉耀一起在汕头大学录制《时事开讲》,本报记者也曾对他进行过专访,对于此次将“开坛”的潮汕文化,杨锦麟坦言涉猎得还不够多,他告诉记者,他觉得潮汕这地方很舒适,生活小康、惬意,人居环境很不错,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很容易产生惰性,这种“静”与海外潮人勇于闯荡、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积极地创造财富的精神有落差,这也是他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谈到使他火爆成名的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他说,他原来也没有预料到会这么“火”,他的工作纯属是“书生问政”,他做事、干事业的态度是“用心、尽力、快乐”,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他的事业是“50岁才开始”,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增值的机会。

  现场有人夸杨锦麟没有架子,曾经在厦门大学历史系当副教授,后来又到香港担任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多年在报馆任过职的杨锦麟说,我不是“明星”,我的定位是“新闻从业人员”,我只是“敬业”。有人忍不住告诉他:“你看起来比在电视上年轻。”杨锦麟不失幽默:我喜欢这句话。肖云儒:汕头为潮汕文化增添新的因子,也就是“闯洋的精神”

  对于广东媒体记者来说,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虽说有点“对面相见不相识”,但在外地他可是大名鼎鼎。他是中国文联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兼任西安交大、西北大学、陕西师大、西安联合大学等七所大学教授。肖云儒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和陕西、上海、湖南、湖北、山东等省市电视台作了40余次人文话题节目和学术讲演。参与策划并担任了海内外四家电视台联网直播的“黄帝陵中华大祭祖”“金庸华山论剑”的现场解说和专题发言以及“凤凰世纪大讲堂·动感西部”的讲座。在陕西电视台策划开播的全国第一个人文谈话类节目《开坛》影响更是深远。肖云儒还是散文写作要“形散而神不散”论点的提出者和中国西部文学、西部电影、西部文化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构建者。

  肖云儒教授是第一次来到潮汕。他同记者谈起潮汕文化,他说,潮汕在中国整个文化地图上是一块很有意义的版块,中原文化往南迁移,潮汕是一个终点站,中原文化在这个盆地沉积下来,为什么在这里停住、出海,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潮汕文化不光能看到独有的地方文化因子,也能让人看到与中原文化共有的东西,汕头作为一个出海口岸,与厦门等城市一样是中国形象的重要标志,海外20%的侨民是潮汕人,五分其一不简单,特别是汕头为潮汕文化增添了新的因子,也就是“闯洋的精神”,一半是征服土地,一半是在驾驭海洋,处动态与静态并有的生存状态。

  嘉宾主持风格各异,《开坛》现场气氛活跃

  昨天骄阳当空、天气炎热,原定下午四点开始录制的《开坛》节目推至四点半才开始,节目整整录制了二个多小时,直到太阳下山。在两个多小时里,杨锦麟、肖云儒、黄挺与淡浮院院长李闻海、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赞发等一起畅谈文化。肖云儒曾在去年组织策划了“风追司马”大型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并通过陕西电视台面向全国乃至东南亚进行现场直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当时便和杨锦麟首度携手合作过。此次《开坛》,杨锦麟剖析的深刻、语锋的犀利睿智又不失诙谐,肖云儒谈吐的儒雅、文化视野的高度和广度,风格各异,加上主持人李蕾机智得体、配合默契,都成为“开坛”引人入胜的“磁场”。

  昨天的开坛现场天气炎热,嘉宾、观众脸上都直冒汗,主持人李蕾的眼睛被太阳晒得差点睁不开,还不得不两三次停机擦汗、补妆,但一直不影响现场活跃的气氛,使韩山师院的学生和现场的其他观众不时在轻松的笑意中获益。《开坛》伊始,李蕾开场白:一千多年前,韩愈从唐朝的长安千里迢迢来到潮州,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千里迢迢从故唐都西安来到潮州。杨锦麟补了一句:7月1日这一天是特殊的一天,这天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青藏铁路开通,香港回归9周年,然后又是我们来到潮州。

  在谈到潮汕话时,杨锦麟说:潮汕先民在唐宋迁徙过程中“唐音”就被辗转保留下来,可以想像,当年的杨贵妃与唐明皇在说“你爱我我爱你”时就是用今天的潮汕话说的。

  主讲嘉宾:“潮声迭起,唐音在心”,“敢为天下先”,是潮汕人的魂魄

  此次录制的《开坛》,嘉宾们从淡浮院的碑刻与西安碑林的联系说起,链接潮汕文化的一些细节,从细节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的探究,从潮汕文化一方面完整地保留传承传统文化形式,一方面充满冒险精神的积极出走的地域特点之间的“悖论”,梳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海外文化的输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透视留守和出走对中国文化的双向意义,并通过剖析这种影响和意义,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肖云儒、杨锦麟与潮汕本土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了关于文化的许多问题,如“为什么在离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相对较远的地区,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符号会得到更为完整的保留?”、“潮汕人包括附近的闽南人为什么爱漂洋过海往外跑?”、“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故土难离,重视留守?对传统文化格外重视的潮汕文化却如此具有积极外出的冒险精神,这种矛盾说明了什么?”等等。对于潮汕文化,肖云儒用八个字概括:“潮声迭起,唐音在心”,他说,只要是“唐山”人,中国的脉博都会在跳动,很多情况下都感觉不到,关键时就会涌现,这就是“中国心”。杨锦麟则用五个字:“敢为天下先”,是潮汕人的魂魄,他说,潮汕人与闽南人一样身上总有不安于现状的基因,他由衷期待潮汕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再创辉煌的契机。

  此次《开坛》节目将在陕西电视台、陕西卫视、凤凰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播出。本报记者邵建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