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成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2日14:17 生活报 |
思伽 1858年8月,英国探险家斯皮克来到坦桑尼亚一个叫做姆万扎的地方,他面前是一个6.8万平方公里的大湖,尼罗河的源头就这样被“发现”了,被命名为维多利亚湖。 20世纪60年代,为了“科学实验”,一些尼罗河鲈鱼被投放到维多利亚湖中。这种 体型与成年人相仿、性情凶猛的食肉鱼逐渐将所有鱼类扫荡一空,湖中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殆尽。同时,一座座捕捞、加工鲈鱼的工厂建立起来,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20世纪90年代末,一位名叫于贝尔·苏佩的法国导演将镜头对准姆万扎,用四年时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达尔文的噩梦》。2006年6月此片公映,于贝尔·苏佩说,这并不是一部关于鱼类或生物进化论的影片,它讲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悲惨现实,是“全球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尼罗河鲈鱼是坦桑尼亚的“出口产品”,也是姆万扎唯一的经济来源和工作机会。每天,巨大的运输机轰鸣着穿梭往返,将这个贫困的小城同欧洲联系在一起。洁白的鲈鱼被切割成片,送上欧洲和日本人的餐桌,那些剩下的鱼头和残肉,大量堆积在地上,腐烂发臭,是当地人的日常食物。 姆万扎被牢牢焊接在国际贸易的链条上,并为“全球化”付出了悲惨的代价。自然环境被破坏,饥荒横行,艾滋病灭绝着一个个家庭。分拣残肉的女工被腐臭的氨气熏瞎了眼睛,却没有条件就医。孩子们在街头流浪,捡拾鱼的包装盒,熬煮成一种胶水状的东西,作为替代毒品…… 《达尔文的噩梦》是一部令人不忍目睹又肃然起敬的社会纪录片。弱肉强食的野蛮剧,在维多利亚湖和人间社会一同上演。对自然资源的垄断及掠夺性开发,不顾一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狂热资本,将姆万扎乃至非洲的许多地区逼向绝望的边缘。于贝尔·苏佩以个人的视角展示并思考着一幕幕惨剧,并非常细腻地将社会各个层面组织起来,挖掘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