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考卷宣泄”缘于教育冷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0:00 东南早报

  □江苏省东台市吴应海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却几乎是一个空白……这是河南省南阳市考生蒋多多高考时,写在考卷上的“抗议”之举。除此之外,她还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到密封线外,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她这样做的目的,竟是希望各科成绩为

零,以引起社会重视……(见本报今日29版)

  作为一名高中生,通过适当方式表达自己对一些教育现象的不满,甚至进行抗争,完全可以理解,但拿高考当“出气筒”,在试卷上“易帜造反”,就显得太不理智了。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更重要的是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可谓得不偿失,令人痛惜。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却又不得不“感谢”蒋多多的这种“出格”行为,因为她的这一“飞蛾扑火”式的“自杀壮举”,使时下教育界内正在蔓延的教育冷漠症暴露无遗。

  何为教育冷漠症?简单来讲,就是本应充满人性关爱的教育行为变得冷若冰霜。学生苦闷也好,悲伤也好,踯躅也好,老师基本上是无暇顾及,也不想去过问。具体到蒋多多身上有三种表现:

  一是本应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班主任一点儿也不负责。报道说,蒋多多的班主任竟然不知道她和谁同宿舍,也不知道她与哪个同学关系好,这也就是说,蒋多多几乎没能“进入”班主任的视线。二是本应无条件喜欢每一位学生的老师不再对学生一视同仁。蒋多多的班主任说“各科老师都不喜欢蒋多多”,而学生本应是老师的“上帝”,教育者谁也无权说自己不喜欢某个学生,即使对个别学生有看法,那也只能深藏于心,绝对不能溢于言表,更不能影响到对学生的施教。可现在,蒋多多的老师竟公然表示不喜欢她。三是师生间本应畅通无阻的沟通机制被人为“阻塞”。教育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倾听学生的心声,适时进行抚慰和疏导,而蒋多多虽然对老师的“看犯人式”教学方式强烈不满,虽然对高考制度存在偏激心态,但却没人及时给予她应有的关心,听任她一步步“错”下去。

  教育冷漠症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而言绝对是一种残忍的“伤害”,令人触目惊心。看看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整日被老师小心翼翼“捧在手上”呵护着,你就知道教育冷漠产生的原因了,一切都是应试教育的“功劳”。校长为了保乌纱帽,老师为了保饭碗,他们当然只会把关爱的目光投向成绩优秀者,因为优生事关升学率和平均分。至于“差生”,谁还会有闲功夫管他们呢?试想,要是蒋多多是学校里的第一名、市里的第一名,班主任能不知道她的基本情况吗?就算她再叛逆,再另类,恐怕也没有老师会公开说“不喜欢她”吧。

  仅仅是蒋多多一人遭遇教育冷漠也就罢了,问题是,现在这种针对差生的教育冷漠症其实已经非常普遍。看来,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否则教育公平就难以真正实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