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早报记者泉三行: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0:00 东南早报

  高速公路,平坦、笔直;内陆山区,逶迤、曲折。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但却必须统一。从泉州到三明,要建高速公路,这样的对比是不可避免存在的,而统一,却也是无可打折的。这是一种怎样的艰辛、怎样的难度。请随着我们的笔触,一起来看看。

  挖山填沟修便道

  福建90%以上的区域是山区,即使是沿海的泉州,也只有晋江才有少许平原。泉三高速公路经过的永春、德化基本上是绵延曲折的山路。群山里建通途,那是怎样的一种难度!

  如果没有亲临工地,根本感觉不到施工条件的艰巨。采访车行走在永春、德化段中,我们盘旋再盘旋、绕弯再绕弯,宛如在一条游蛇身上行走。

  经过几度的爬坡、下坡,我们终于来到下洋镇下洋村的13合同段。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盘山便道的逶迤曲折。一排排工棚就建在半山腰上,工地则建在谷底。

  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山,我们所走的路当时根本就不存在。

  “一山一重天,这些地方基本没路,要建高速,首先要先建便道。你们眼前的这条便道也是为了施工建出来的,整条便道有6米宽,用碎石等材料硬化了4.5米。”来自四川的项目经理江兴元蒙着一身的土尘说,“我们合同段修的便道,全部是在山沟沟里开挖的。”

  “我们刚到这里时都是山沟,哪有什么通道,连1平方米的平地都没有,”项目副经理王明清道,“我们都是挖山填沟,修便道。从赤水村、黄沙村那里修到桂洋村,1.7公里的便道,就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先上挖掘机,再上推土机,最后上了压路机。硬化时又堆积了30厘米的片石,15厘米的碎石。边挖、边推,边推、边压,边压边挖,搞掉了两个山头,5万多土石方,修成了如今的便道。”

  在山谷底端,还特别填出一大块地方设置拌站。路面还放上七八十厘米的片石和碎石。

  “施工便道虽说是临时工程,但是没有便道,整个工程就进展不了。”

  对付蚊子只能“忍”

  来修泉三高速公路的,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大部分工人来到福建,生活都很不适应,特别是工地基本在深山老林,最受不了的不是吃、住,也不是修建盘山道,而是那些令人讨厌的蚊子。

  永春的山里,漫山遍野都是果树,驱车行驶其间,不经意中一抬头眼前挂着一帘小瀑布,再望下看,山涧里正流淌着一条银白色的小溪,颇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感觉。但对安营扎寨在深山里的施工人员来说看风景是其次,学会怎样战胜山里特有的那种小蚊子才是首先要适应的事。

  在工地上,谈起工地上的艰辛,工人们不约而同地抡起袖子让记者看,原来他们手上全是被蚊子咬的红包包。

  “刚来的那会儿,只见胳膊和腿上都是指甲大的红斑,但又看不见蚊子的身影,感觉不到被叮的疼,后来才发现一种只有普通蚊子头那么大小的小蚊子。那种小蚊子叮起人来,居然一个星期后红点都不会消失,可厉害了。”一个辽宁来的工人卷起衣袖来,胳膊上全部是成块成块的红斑,像生过疮一样结着干疤。有的工人还被咬得整个手臂都烂了。

  记者在采访时才体会到这小东西有多聪明。他们会讲究团体作战,十来个一起飞到腿上攻占领地,不得不两只手轮番上阵跟它们作战,可腿上还是挂满了战败的痕迹——指甲大的红斑。

  “那些蚊子体积小,能飞又能钻,活动的领地广着呢,我们从北方带来的蚊帐根本抵挡不了它们,经常夜里被叮醒,一醒,就听到了工友的挠痒声。”工人们对蚊子的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现在我们终于摸索出了对付这种小蚊子的经验了,那就是不管被叮了几个红点一定不能立即去挠它们,忍、忍,忍上半个小时再用盐水洗就能消退了。”工人们望着大山笑着说。

  房租便宜房东热情

  800元,在泉州市区可以租到两间普通的房子,或者一套单身公寓,但在永春蓬壶镇魁都村,泉三高速路段汤城大桥的50多名施工人员,却租到了两个楼层的宿舍。

  在汤城大桥的工人应该说是幸福的,他们不用像山里面的工人,住在临时搭盖的帐篷里,因为工地就在村庄边上,工地周围是一片稻田和菜地。稻田中间,点缀着零落的农家。

  两个多月前,当施工队进驻魁都村,他们就直接到农家里去找房子。工人们找到一户王姓人家,三层楼,每层都有200平方米,够宽敞了,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工人们租下了二、三两个楼层,租金800元,加上水电费,每个月1000元左右,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几十块钱。

  “找户人家租房,又不贵,比在外面搭帐篷强多了!”该工程项目经理曾强说,上阶段雨季,工人们不用在雨里淋,如今夏天来了,屋里蚊虫也比外面少,干净卫生多了。

  记者随着工人来到他们租的房子,蓬壶镇魁都村327号。房东尤小姐说,这栋房子平时就只有5个人住。工人们过来租房,他们就把二、三楼腾出来,自己一家人搬到一楼住。

  “租金是便宜了点,但反正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租出去。”尤小姐说,她们还把家里的电视机、冰箱等家电留给工人用。

  西红柿汤却没有蛋

  不知为什么,说到西红柿,我总会想到西红柿

  蛋汤,要我突然改口为“西红柿汤”,还真有点不习惯。29日,在保福岭隧道工地采访时,工地厨房的乔阿姨告诉我说,工人午餐就是一荤一素,今天多了汤,已是加餐了。

  采访时快中午了,我闯进工地厨房想看看工人到底是吃什么。

  厨房很小,靠墙的一边搭了简易的煤气灶,灶架下堆放着大蒜、胡萝卜、菜豆等蔬菜。乔阿姨正在炒茄子,她身后则是一张圆桌,桌上摆着两碟炒好的菜豆、一碟切好的西红柿、一碟红烧三层肉,还有几瓣蒜头、一把菜刀。

  菜很香,看起来很诱人,叫人食欲大增。我问乔阿姨,工人们一餐有几个菜?她回过头来说,基本上也就是一荤一素。可能是看到我盯着锅里欲言又止,乔阿姨补充道,这锅里炒的啊,是要做茄子红烧肉。光桌上那碟肉,不够十几个工人一餐吃的,所以要加上茄子匀一下。

  “那是用来做西红柿蛋汤的吧?”我指着切好的西红柿问。

  “没有,只有西红柿,没有鸡蛋,做个西红柿汤。这还是中午加餐的,以前都是一荤一素没有汤的。”乔阿姨说。

  不知不觉,我跟乔阿姨侃了起来。乔阿姨老家在江苏,跟丈夫过来修路挖隧道,因为工地在山里,工人就餐成了问题,工地就请她当起厨娘来了。她说,工人的工资1000多元,伙食费自理,因此工人们都比较节俭,一天就午餐吃荤的,晚上则两个菜都是素的,这样下来,一个月的伙食费也要200多元。

  “现在菜太贵了,买不到什么好菜,就是肉,工人们吃得最多的是五花肉,十几个干力气活的人一餐也就3斤肉,想买腿肉的话,一天就只能有2斤多了。”乔阿姨说。

  工地24小时轮班施工,白班的工人还好,吃了肉好有力气干活;夜班的工人就不轻松了,一顿晚饭就两个素菜,有时还只是喝粥。你想想,一碗粥能耗得住多长时间扛着个钻机挖隧道呢,而且,这活要干到天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