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早报记者泉三行:见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0:00 东南早报

  6月29日、30日,早报记者连续两天,驱车深入泉三高速公路17个合同段的主要施工工地现场,往返超过600公里,实地了解工程的进度、沿途经过的乡镇及将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等;同时,记录下了记者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第1站晋江互通:与泉厦高速相连

  地点:晋江磁灶镇车厝村

  雨季一结束,晋江磁灶镇的车厝村马上热闹起来。

  在村子里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的外地人,村边空旷的工地回响着轰鸣的机器声,村子里还有些人在盘算土地涨价的事情。途经泉州方向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道路如今在封闭施工。一切的变化都因为一条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的崛起。

  一旦泉三高速建成,将与现有的泉厦高速相连,车辆往来将更加便捷。

  泉三高速的起点设在车厝村附近的晋江枢纽互通与泉厦高速公路相连处。站在工地上放眼望去,虽然还没看到整个互通的雏形,但从高处望下,视线里有蓝白相间的拌和站、扬起手臂的起吊机,工地上满是钢筋、水泥、运输车和戴着安全帽的施工人员。

  从4月1日开工到现在,工人们都忙于打桩基,据初步统计,这里共有400多名施工人员在作业。他们的住所分散在车厝村内,工地则搭建在车厝村附近。

  “这里不仅是泉三高速公路的起点,还是泉三高速公路的第一入口点,设计了泉三线上的第一个互通———晋江互通。”项目书记余望桥介绍说,为了便于车辆的通行,晋江互通设计了11条匝道,总长达到4.6公里,另外还需要拓宽现有交通流量较大的泉厦高速公路晋江段3485米和晋江互通,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工地的前方还有苏塘大桥、屿崆大桥和36个隧道要施工。

  “我们现在不愁别的,就愁进度。7月份将是大干苦干的时候!”余望桥说。

  第2站车厝中桥:高速就从这里上

  地点:晋江磁灶镇车厝村

  车转出工地,来到正在施工的泉厦高速公路连接线处。泉三高速公路自起点向北延伸,经苏塘村、黄厝村、车厝村、坝头村和屿崆村,在车厝村附近还有一座车厝中桥。

  第一业代处张锦海副主任指着不远的车厝村说:“今后,建成的泉三高速就是从那片房子的中间延伸过来,这里是车厝中桥的辅道,也可以说,今后就从这里上高速。”

  据介绍,泉三高速公路的很多地方都是桥隧相连的,施工难度大。由于前段时间的雨季,工程进度有点耽搁。如今天气好了,工人们也纷纷鼓足干劲,日夜作业。截至6月25日,从起点到屿崆村的这段工程已完成桥梁的钻孔灌注桩83根,晋江互通区内的23台冲击钻机24小时不停施工。屿崆大桥、坝头中桥的旧桥拆除工程正在施工中,两座桥的左梁体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车厝分离式立交桥工程桩基已开始施工。

  第3站玉盘互通:周边经济被看好

  地点:晋江紫帽镇湖盘村

  站在紫帽镇湖盘村的村碑边,公路对面是正在建设的长达779米的龙首岭隧道,这边则是一条在建的便道,便道一侧堆满了碎石。

  “等到泉三高速全线贯通的时候,这里将又是一个经济繁荣点,因为这里有个玉盘互通。”张锦海说,“到时,这里的车辆来来往往,人流也多了,将会带动路边饮食业的发展。”

  记者在旁边看到,有人已在这里开了一家汽车美容店,生意还不错。也许,老板早知道要建高速,正期待着高速的早日开通,那样生意会更好。

  从起点到鲤城区曾林村全线只有10.54公里,就设计了两个互通区,而从龙首岭隧道出来不到1公里又有一座长266米的曾林大桥。龙首岭隧道全长778.5米,今年5月底开始施工,6月20日进洞开挖,目前已经挖了将近8米,每天正以5到6米的速度往前挖,争取明年2月份之前贯通。

  第4站泉州西互通:新建一个收费站

  地点:南安霞美镇下厝村

  泉州西互通从去年11月份开始动工,目前已完成临时便道9.4公里,西溪大桥的钢便桥已经搭建了140米,上村的2号分离式立交桥桥梁桩基浇注了362根,四黄分离式立交桥桥梁桩基浇注了5根。月底,互通的桩基将全部完成,接下来便要开始建墩桩。互通建好之后还将新建一个收费站,目前整个互通的路基已经处理完毕。

  站在工地上,记者放眼望去是成片成片的空地,有些地方树起了几个桥墩。“眼见不一定为实!”张锦海说,现在这里更多的工程是地下打桩,在地面上当然看不到明显的进度,但地下工程完成也就意味着整个工程完成三分之一了。

  工程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质量的要求也毫不含糊。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迎面驶来的皮卡上下来两个人,拿着铁锹铲起铺在路面的沙子,装在一个蛇皮袋里。对此,一旁的施工人员赵先生说,高速路是目前等级最高的公路,对材料质地要求非常高,这是取样化验沙子的粗细、黏度、盐碱度是否达标。

  第5站保福岭隧道:带你们进“窑洞”

  地点:南安省新镇满山红村

  保福岭隧道全长2600多米,工期为20个月。

  来到保福岭隧道工地已经快中午12点了,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走,带你们进‘延安的窑洞’看看去,里面可是冬暖夏凉哦!”该段项目部的林强武队长说。

  从外面看,隧道像一个放大版的窑洞,顶端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保福岭隧道。戴上安全帽,记者走进隧道,顿时觉得凉风袭来。由于隧道内顶滴水,地面湿漉漉的。目前,隧道正在做支护,几个工人在钢架上施工。

  据林队长介绍,隧道有两个洞口,左洞口是三明往泉州方向,长2.67公里,已经打了二十几米,估计要两年时间,洞才能完全打通。现在两边的洞口同时开挖,属于分离式车道,两边都是三车道。

  隧道50米开外的地方是成排的临时工棚。由于工人太多,还有两排工棚在搭建,墙体已经立了起来。临近中午,简易工棚里只能零星地见到几个工人,多数的施工人员还在工地上。

  第6站高岭隧道:出口连接两县市

  地点:南安和永春交界处

  高岭隧道,全长694米。今年正月还没过完,施工人员就组织进洞开挖了,计划明年5月份贯通。

  “这个隧道很特殊,一是它是连接两个县市的隧道,进口在南安诗山,出口在永春南石村;二是它是福建目前最宽的隧道。”第三业代处的叶培辉主任介绍。

  目前,左右两个洞都已经开挖了,一个洞有120多名施工人员,全天候四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施工。虽然工人基本上都住在附近的南石村里,但很多管理人员就住在隧道口的临时工棚里。

  当记者把视线从隧道口向右转移时,突然发现对面有好几个工人爬到山坡上。

  “中午这么热,怎么会有工人爬到山坡上?”记者好奇地问。

  “他们在种草。我们的工地严格讲究环保,一边开发一边绿化,窗门式护面墙一建好我们马上派工人上去种草。”项目部屈伟良回答。前一阵子雨季,有些项目不能开工,工人就利用雨天上山种草,现在右边的荒山上已经长出了一大片格子状的草坪。

  第7站制梁场:专门生产T型梁

  地点:永春县南石村

  我们经常会看到,高速公路建起来,是由一根根桥墩、柱子、T型梁以及路面等组成,而其中的一部分T型梁是如何生产的呢?

  车沿山路向高岭隧道后走了个小山头,眼前的景致就大不一样了。秘密也就揭开了,在四面荒山包围之间出现一大片平地,平地放着一个个长方形的水泥梁,有的上面严实严实地铺盖着塑料布,梁边上还有二三十米长的小“轨道”。

  “这就是30米T型梁的制梁场。‘躺’在地面上的一根根的T型梁长30米,重90吨。这里生产出来的全部是供应到南石1、2号大桥用的30米T型梁上部结构预制场,共计322片。”屈伟良介绍,“架这些梁需要用特殊的龙门吊将梁的两端吊起,然后放到运梁车上,送到桥台上,用架桥机吊起就位。”

  记者了解到,现已经浇注7片T型梁,预计一个月内架第一片梁。

  第8站南石1号:建在山中的大桥

  地点:永春县南石村

  离制梁场不远,就是南石1、2号大桥。在蓝天白云衬托下,仰望一排排高速路的桥台和墩柱,在阳光下更加高大。

  这里的进度很快,目前已有盖梁16个,柱子也有40根已经立起来了。记者看到,工地上有的工人在浇筑盖梁,有的则在立柱。有两名师傅还拿着机器正在梁的周围夯实一些压路机没办法压到的路面。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石1号大桥建在山中,要有连续的18跨,每跨都有30米;而2号大桥也将是连续5跨。

  第9站12合同段:沿山跨河作业

  地点:永春县锦斗镇

  6月30日上午,我们驱车直达此行的第九站———永春县锦斗镇,高速公路第12标段正在这里施工。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车子疾驰在旧的省道203线,从蓬壶镇下去不远,施工场地就到了。

  在工地上,除了沿途的“发展沿海经济修筑平安大道”的标语告诉我们这里正在修路外,其他看不到之前所想像的大场面。有关工作人员说,第12合同段是沿着旧的省道203线附近修筑,基本上都在100多米范围内。在这里,运材料会相对方便些。

  山脚下,公路这边,搭着简易的帐篷,帐篷一边堆着水泥和发动机等,一边则是工人的住处和厨房,几个简易的起落架散落在山坡上,几名光着膀子的工人站在起落架旁,接过从桩井下吊起来的土,再用推车倒掉。记者走上去一看,有几个井已经挖好了,用订制的木架盖着,井旁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井的深度、直径和挖掘时间等;往井里一看,这些井足足有二三十米深。据该标段项目经理彭汉贞介绍,这里的施工条件比别处还差,直到6月28日才灌好第一根桩基。

  为什么不用挖桩机挖呢?彭经理介绍,电是从30公里开外的下洋镇拉来的,而且工地只有两台变压器,电力不足。这边的山坡又偏狭长,打桩机不好放,因此只能人工挖。挖得快的话,一天能挖1米左右,遇上花岗岩层,一天基本上也就是40厘米到60厘米,工人在井下作业,6小时换班,难度比较大。这里约有工人800多名,基本分散在呈祥乡沿途的民房内。

  该合同段的齐德功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这里的工程全部是沿山跨河作业,工人是24小时三班倒。现在是进行饮水渠改道施工,目的是保证当地的饮用水不间断。

  整个12标段虽然只有6.14公里,但工程量却很大,高路基、桥隧相连、高墩较多且构造物多。目前能开工的都开工了。彭经理说,光挖出的土石方就有14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砌成1立方米块状的立方体排起来,足足有1400公里,相当于南北穿越青藏高原的距离。

  第10站新岭格:泉州段最长隧道

  地点:永春桂洋镇桂洋村

  出了第12合同段,接下来的目的地是新岭格隧道。该隧道进口是锦斗镇珍卿村,出口是桂洋镇桂洋村。这将是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上最长的隧道,左洞长3168米,右洞长3408米,工期24个月。

  路是新开的路,盘旋于群山中;房是新建的房,坐落山谷两侧。车在山腰上绕行时,远远就望见了,在刚刚填平的空旷的山谷中,飘扬的旗帜,运行的土方车、挖土机、沙场……未来两年,工人们将在这山谷中生活和工作。

  因为前阶段时间一直是阴雨天气,拖延了工期,隧道前些天才开始动工。在现场,记者看到两个隧道,左边的隧道已经掘进一米多深,工人正往隧道顶端支撑架的孔里灌浆。右边的隧道则还在往挖好的孔里插钢管。

  工地施工人员尹士银介绍说,挖隧道时要先架支撑架,并往支撑架孔里灌注水泥,才能进一步挖掘进去。一个隧道的支撑架要钻29个孔,每个孔22米深,一个孔要注3吨水泥。

  第11站汤城大桥:从农田中央走过

  地点:永春蓬壶镇魁都村

  6月30日下午3点,太阳还是火辣辣的,路面的沙子闪着白光。中午短暂休息后,位于永春蓬壶镇魁都村的汤城大桥工地的工人又忙碌起来。

  这个工地不像别的工地躲在山里面,而是在村里的农田中央。村中,一座礼拜堂将因架桥铺路而被拆除。现在当地政府将临时找个地方供信徒礼拜,之后,将找个地点重新建礼拜堂。为了架桥,工程还修了一条通往村落里的便道,一方面方便工程的施工,另一方面也便于村民的出行。据施工负责人介绍,待大桥架好了,这条便道还会铺上混凝土,供当地居民出行。

  第12站龙浔英山:连接线终点所在

  地点:德化龙浔镇英山村

  泉三高速公路从永春向德化方向延伸了一条连接线,终点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终点处附近有省道203德化收费站。

  目前,该段施工进度不是很明显。在收费站前,记者看到,沿路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多半是小轿车和集装箱车,有不少是从三明方向过来的大货车。该收费站庄站长告诉记者,按不完全统计,除去免征车和买月票的车辆,收费站平均每月的车流量超过6万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