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零分,PK僵化制度的行为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0:02 红网

  “星星只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发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陨石,和普通的石头没有两样……”这是河南南阳学生蒋多多写在高考考卷上的“抗议词”。除此之外,她还把自己的笔名写到密封线外,所有试卷用双色笔来写。她这样做的目的,竟是希望各科成绩为零,以引起社会重视。(见7月2日中新网)

  无独有偶,前几天国内的媒体报道了土耳其一位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塞法·波亚

在今年高考前夕,宣布他将高考试卷上所有道选择题全部答错,以抗议充满弊端的高考制度。

  用个人高考零分的成绩来PK现行的僵化的高考制度,无疑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得不到社会的理解也是意料中事。无论是家长、教师、同学,还是专家,都对蒋多多的行为表示不解,并把它归咎为“心理不健康”。土耳其这位学生的父母、教师听到消息之后,也认为他是“疯了”。

  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挑战整个高考制度,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也注定她要为自己的行为艺术付出沉重的代价。从感情上,我对蒋多多充满同情,一位满载父母期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孩子自毁前途毕竟是一件不幸的事;但理智上,我却支持她的“反叛”,一方面是为她不受传统束缚、挑战僵化制度的勇气;另一方面,摧残孩子天性,扭曲人生价值,把“星星”变成“陨石”的高考制度确实是到了需要检讨的时候了。

  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众所周知。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分析,政府主导的统一高考,虽然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原则,但是,这种公平并不完美。“过程的公平”远未达到“结果的公平”,“形式的公平”更不能代替“实质的公平”;政府主导的统一高考,从表面上看具有很高的效率——便于操作,而且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但是,这种效率只是表现在“考试操作”的层面上,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便于“考试操作”的效率并没有与“促进教育发展”同步。这种低效率对中等教育造成了不好的指向性,使中等教育长期在应试教育中挣扎,种种扼杀中国青少年天性、人性的行为便在“正义的大旗”下大行其道,肆无忌惮。

  面对高考这辆失控的大船,谁都知道其中的弊处,可人们都愿意当“沉默的大多数”,任由大船顺水漂流。这时,蒋多多敢于挑战不合理制度的行为,就凸显其独立的精神价值,也许其力量是微弱的,其结果并不乐观,但我们都应该对其行为表示道义支持,为了她,也为了我们的下一代。

稿源:红网 作者:练洪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