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持先进性做党的贴心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1:19 大江网-江西日报

  ■肖奇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管理干部、党员和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对于组织部门的党员来说,应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带头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必读必学文件及文章,严格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活动结束后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继承和发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以

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作风树立组织部门党员崭新的形象。

  坚定政治立场,争做对党忠诚的表率

  作为一名组织部门的党员,对党忠诚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只有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同各种错误行为和不正之风作坚决的斗争,才能不做有违党的宗旨、有损党的形象的事情。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一个组织部门的党员只有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影响带动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组织上畅通,确保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为此,组织部门党员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使用干部、发展党员、培养人才工作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条件,以对党无限忠诚、高度负责的态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提高自身素质,争做学习实践的表率

  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知识爆炸的新世纪,在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的新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每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多学知识、多学本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组织部门的同志作为管理干部的干部、管理党员的党员、管理人才的人才,更有必要加强学习、勇于实践,接触多方面的领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干部、党员和人才做好服务工作。近些年开展的“争创学习型机关”和“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对提高组织部门党员对学习的认识、改进组织部门党员的学习态度、增加组织部门党员的学习时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勤奋学习、努力实践的组织部门党员。但值得一提的是,确有少数组织部门的党员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态度不正、学习成果不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干部、党员和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为此,组织部门的党员要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坚持已有的集中学习形式和分散自学、外派打工、上挂跟班、下派锻炼、高校听课等有效的学习方式,把学习作为组织部门党员“外树形象、内强能力”的基础工程来抓,珍惜业余时间,多一些学习、少一些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闲聊,多一些实践、少一些争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取得好的业绩,从而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党员的表率作用。

  坚持公道正派,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世之基,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讲正气的一种重要表现,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由于组织部门党员在干部、党员和人才管理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很有可能被某些持不良目的的人所利诱。一些地方组织部门的党员在用人上不公不正,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致使用人失策失误事件时有发生。组织部门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敢于坚持原则、确保筑牢防线。要严肃组织纪律、严格选拔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严密、科学、规范的操作,把那些有胆识、有魄力、有德行的干部、党员和人才选拔到有利于其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岗位。要慎处“交际圈”、净化“生活圈”、纯洁“娱乐圈”、规范“工作圈”,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自觉抵制各种腐化堕落的行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维护好自身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努力成为廉洁自律的表率。

  树立大局意识,争做团结和谐的表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在人际关系中,最为宝贵、最为闪光、最具价值的精神纽带是和谐团结。组织部门既是干部、党员和人才之家,也是组工干部之家。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部门党员而言,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之下,通过培养、发展、使用等方式,把广大干部、党员和各类人才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组织部门党员之间也应在事业上同心同德,在工作中互助互谅,多记他人好处,多看他人长处,多想他人难处,营造一种“以和为贵、以部为家、互相关心、团结和谐”的良好组工文化氛围,并为促进整个地方乃至全社会的大团结做出表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团结就是发展,团结就是贡献。组织部门党员只有做到精诚团结,才能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影响和带动其他干部、党员和人才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表率作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