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技工”稀缺 企业喊“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1:36 大江网-江西日报

  “我们县企业用工很紧张。”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竟然会出现民工短缺现象——这的确有些出乎记者的意料。近日,记者在50多万总人口中就有近8万人外出务工的遂川县采访时,却一再听到这样的感叹。

  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都在为招工发愁

  “我们公司今年计划招聘100名员工,结果只招到一小部分。”6月26日,江西翔云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应华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该公司作为我省首家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民营服装企业,用工短缺成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拦路虎”。据介绍,类似情况在遂川县工业园区许多厂家都不同程度存在。

  近些年,遂川不断优化招商安商环境,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却成了县劳动部门头痛的事。去年,为了帮助县里一家人造花工艺品厂解决招工难题,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朱达峰带人到上犹、万安、井冈山和湖南省桂东县一带招工。目前,该县用工短缺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成衣针织和鞋帽厂,一些企业人员缺口甚至高达数百人。

  企业招工难,许多职业培训学校也遭遇招生“冰封期”。彭燕是遂川县燕华服装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她向记者讲述了几个数字:2003年,她的中心培训了800余名电动缝纫工,2004年增至1000名,而去年则急剧下降到不足400人,今年上半年只有几十人前来培训。

  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都在为招工发愁,人们不禁发问: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富有的今天,为什么会产生用工紧张的现象?

  “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

  调查分析,造成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诸多。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内地经济获得了大发展,投资新建的企业日益增多,从而导致用工需求水涨船高。目前,遂川县仅制衣针织鞋帽厂就有20多家,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熟练技工。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广东、福建等地遭受大规模“民工荒”,沿海一带企业用工环境相对宽松,很多初中、高中刚刚毕业的学生抱着先到外面闯一闯、开开眼界的想法,虽无一技之长,也纷纷离家外出务工。

  “民工荒”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现象。遂川每年需要就业的各种富余劳动力有1万多名,满足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绰绰有余。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外出务工和本地需求增加外,企业反映的用工紧缺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地熟练工难于满足企业需求而造成的。

  一方面是富余劳动力亟待就业,另一方面是企业急需熟练工人,也就是说,“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

  提高薪酬,改善工作环境不可忽视

  在燕华服装培训中心,记者见到了放弃在外打工而返乡学习缝纫技术的冯秋艳。4年前,16岁的她随亲戚到福建莆田一家鞋厂打工,由于没有技术,秋艳只能做做杂活,每个月收入比有电动缝纫技术的少了一大半。今年6月初,冯秋艳毅然回到遂川,准备学好缝纫技术后就在家乡企业打工。

  “到工业园区就业,为家乡发展出力”。为了帮助县内企业招到合格的员工,遂川突破条块分割,将农业、扶贫办、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根据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开设针织、彩绘、缝纫、花卉组装等培训班,计划3年内培训1万名务工技术骨干。目前,全县已举办提高农民素质各类就业、技能、岗位等培训400多期,培训人员逾5万,形成了电动缝纫工和电子技术工等劳务品牌,其中电动缝纫工就超过了8000人。

  一家服装企业的主管认为,要解决用工难的问题,除了务工者转变观念,改变“孔雀东南飞”思想之外,企业也应当注意提高农民工的薪酬、改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不应将农民工当成单纯的廉价劳动力,而要通过发挥每一个工人的效能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记者点评

  “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它所反映的劳动就业市场的特点是:空位与失业并存。空位是有活没人干,失业是有人没活干。从全省范围来看,我省现在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其中非熟练工的供给是过剩的,而高素质技工的供给却严重不足,其根源在于劳动市场的技术结构,即找工作的人没有就业所需要的技术。随着沿海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转移到我省,技工短缺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常见。避免出现空位与失业强烈反差的现象,必须通过行政、市场等手段加速培养高素质技工。

  本报记者刘德灿 见习记者李冬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