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经济时评:秸秆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1:56 大江网-江西日报

  6月21日,两家媒体关于河北秸秆不同遭遇的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新闻说的是河北省涿州等地的农民大面积焚烧麦秸秆,造成京城6年来最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部分地区可吸入颗粒物每立方米每小时平均浓度为500至900微克,其中房山琉璃河地区浓度超过1500微克/立方米。另一条新闻是讲河北省景县周八庄投资57.6万元上了小麦等农作物秸秆气化设备,全村80多户每户出资300元购买了专用燃气灶,铺设了入户管道,用上了秸秆气。村里还成立气化站,规定农作物秸秆可换燃气。

  从处理秸秆的两种不同方式,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其一,农民需要进一步增强科学观念。焚烧秸秆,在一些农村地区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然而,有的农民却有三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秸秆就地焚烧后,会烧死大量微生物,土壤水分会损失65%至80%,导致土壤板结不耐旱等问题;二是想不到燃烧秸秆的烟雾会引起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人吸入后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三是想不到秸秆还能作为能源、作为生产原料,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农民要明白这些道理,需要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吸收和实践,以逐步转变过去陈旧的观念。

  其二,基层各级组织和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不仅包括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科学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秸秆变燃气,许多农民闻所未闻。河北省景县周八庄农民在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认可了秸秆气化项目,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村里成立气化站,选出了管理维护造气设施的人员,进行规范化运作。因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农民往往难以在新的领域有所发现和创造,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来改变生存现状。

  其三,相关部门要加大支农、助农力度。在农村一些地方,仍有许多技术难题亟待解决,如农村废旧物资的利用,特别像秸秆气化类变废为宝的技术,太阳能的应用、农房平移、农产品加工、农作物的越冬贮藏等。通过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撑,一些农村生产新技术、农民生活新技术、农业加工新技术等才能被农民认识、接受及运用。每一项新技术在农村的普及,都会让农民的眼睛为之一亮。只要农村的科技普及了,诸如焚烧秸秆之类的草率、盲从、浪费等现象就会不复存在。(胡光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