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女孩14年住猪圈为励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2:01 华夏时报

  四川省崇州市女孩余平拒绝住在温暖宽敞的房间,却住进了臭烘烘、阴暗潮湿、弥漫着猪尿味道的猪圈房里,而且一住就是14年,目的就是想在艰苦的住宿环境里励志。17岁的余平今年中考,如果不出意外,她将进入崇州最好的重点高中学习。她告诉记者,高中三年,她将继续住在猪圈房里,直到自己考上重点大学为止。

  家庭是悲剧的“凶手”

  虽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但折射了教育之失。在“逆境教育”上的认识误区,是“猪圈励志”产生的根源。

  这个误区主要在于家庭。据其父母说,余平从3岁就开始住猪圈,然而3岁的孩子知道谁是“越王勾践”,什么是“卧薪尝胆”?又怎么懂得以“住猪圈”的方式来激励自己?所谓“自励”之说,只不过是大人们对孩子灌输的一种偏激、极端的教育方式罢了——这种“成才方式”先存在于大人的脑中,然后才折射在余平匪夷所思的行动上。殊不知,“逆境成才”的例子的确有很多,但是反过来,“逆境”不可能只是成才的“华山一条路”。如此偏激的“猪圈励志”,钻进了“成才逻辑”的死胡同。

  对于“猪圈励志”事件,我不认为这是一则佳话,相反这是一个悲剧。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得不发出对教育的追问:现代社会是否需要卧薪尝胆式的奋斗精神?需要何种磨练方式才能成材?现行教育方式下,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出现?(何林林)

  励志没必要住在猪圈

  富人有志气这是好事,但为了所谓的励志就住在臭烘烘的猪圈里,我不知道这是“卧薪尝胆”还是自我虐待。这位女孩说她最羡慕的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可是不知道她想过没有,越王勾践是背负着国恨家仇的一代君王,他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余平没有任何可比性。我们也不是说现在就不能学习古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学习精神的关键在于“精神”而不在于“环境”,只要你能理解了古人精神的内涵,住在温暖宽敞的房间里照样可以励志、图强,照样可以奋斗成功,干吗一定要住在猪圈里呢?

  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那就是余平的妈妈告诉记者说,余平是从3岁起就住在猪圈里的。一个3岁的孩子,她能够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吗?她能够自己要求住在猪圈里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又是谁把孩子抱进了猪圈,或者说一定要孩子住在猪圈?现在我倒很是怀疑余平是不是一个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从3岁就住猪圈的余平似乎已经习惯了自己以猪为伴的生活,并表示“高中三年,她将继续住在猪圈房里,直到自己考上重点大学为止”。而我想对这位“执着”的姑娘说的是:你还是出来吧,住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照样可以考上大学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读书而如此地虐待自己,虐待生命。(苑广阔)


作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