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乡亲服务我快乐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2:25 北京晨报

  密云西湾子村共产党员李淑凤致富不忘众乡亲

  “我是共产党员,带头致富我应该;为乡亲服务,我快乐我幸福。”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李淑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起西湾子村北头儿郑家的媳妇李淑凤,村民们个个都会跷起大拇指夸奖个不停,说这是“深山出来的俊鸟”。近几年来,李淑凤用辛劳的双肩撑起半边天,在巴掌大的小山沟儿里靠养鸡养出了名堂,不仅自家致了富,村里人也沾了光

  脱贫从蛋鸡养殖开始

  1999年以前,李淑凤家里的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上有年迈的公婆、智力缺陷的大伯公,下有上学读书的儿子,六口之家全靠自己和丈夫守着仅有的几十棵栗树和几亩薄地生活。总是过这样的日子怎么行?天生倔强的李淑凤从心里觉得不甘心。经过再三考虑,李淑凤决心从蛋鸡养殖开始。

  1999年,她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购进了2000只蛋鸡雏,暂时放在村里废弃多年的小学教室里。两个月过去了,上千只蛋鸡就该上笼了,可鸡舍却还没有着落,为了节省开支,李淑凤便自己动手搭建。当时正值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严冬腊月,她颠簸于拖拉机中,从70里外的县城运回砖瓦木材,拖着冻肿的双腿,与丈夫一起搬砖搬瓦、和泥垒墙,终于盖完了6间鸡舍。

  天道酬勤年收入12万

  2000年5月,她进了第一批肉雏鸡,经过47天的精心饲养,2000只鸡纯挣了5000元。尝到了甜头的李淑凤决心从事肉鸡养殖。一边养殖一边施工,她先从2000只养起,然后发展到一次饲养4000只。天道酬勤,就这样一批又一批,一年下来养了五批肉鸡。到2003年年底,共出栏肉鸡6万只,获收入12万元。

  从2003年开始,李淑凤组织11户养鸡专业户成立了自产自销合作社,开始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指导乡亲搞养殖。2003年,石城镇柴鸡存栏达到两万多只,但鸡蛋储存和销售没有形成统一管理,很多养殖户因为鸡蛋保鲜和销售问题犯了难。李淑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建一座保鲜库,既能帮助养鸡户储存鸡蛋,又能销售鸡蛋。亲近的人知道她的这个想法后都劝她:“建保鲜库投入大,万一收不回本钱你可就赔了,何苦往自己身上揽事儿呢!”淑凤却笑呵呵地说:“赔我也认了,为了乡亲们我愿意赌一把!”于是,在镇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李淑凤克服了资金短缺等困难,于2003年底,建成了一座存储量达100吨的保鲜库。

  “干字当先一日千里”

  此后,李淑凤更忙了,她每天穿梭在十里八村的养鸡户家中签订销售合同,每月定期上门收购鸡蛋,指导传授养殖技术……李淑凤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养鸡户们的信任,全镇有60多个蛋鸡养殖户与她签订了销售合同,乡亲们再也不用为鸡蛋销售而发愁了。西湾子村养鸡户郭淑凤提起李淑凤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是‘打了锅子自己赔,炒上豆子大家吃’,自己致富还不忘帮助咱,现在大伙儿再也不用为找不到鸡蛋销路而发愁了!”

  如今,回想起最初创业的艰辛,李淑凤感慨地说:“俗话说:‘难’字开头,寸步难行;‘干’字当先,一日千里。这话一点不假,人不能输给自己,只要认准了目标憋足劲儿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李淑凤这个40多岁的普通农村妇女正是凭借自己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在大山深处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晨报记者 李岚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