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绰号的世界杯 自由的世界杯(三家村晨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3:32 江南时报

  《康熙来了》,乍一看怎么也联系不起它的娱乐性来,后来我明白了,在台湾很火的这台电视节目,实在不是谈古论今的政史栏目,而是道道地地的娱乐秀。栏目之所以起名如此,乃两主持人一个叫徐熙娣,俗称小S,一个叫蔡康永,各取一字撷合而成,妙!

  妙虽妙,但试想,这个名称拿到我们这里来,谁还敢用?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有的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有的引经据典,寓意深刻。妙用典故,巧取绰号,不仅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开放的胸臆。康熙是我们清族的老祖宗,大概也归于伟人之列,拿他的名字作节目名,表面上有些不恭,其实也没什么。反而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话扯远了。说到绰号,我想起已近尾声的世界杯来。仿佛只有在娱乐和体育方面,大众和媒体的语言天赋才格外的膨胀和澎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两项运动本身就埋藏可供描绘的资源,还是今人用语言来对待它,更少一些政治和法律上的羁绊。

  用“足球皇帝”赞誉贝肯鲍尔,用“战神”形容巴蒂斯图塔,用“外星人”表达人们对罗纳尔多的惊奇,用“忧郁王子”抒发球迷对巴乔的同情,这些极富诗意的绰号曾经在很长时间内影响了我对足球这项运动的恍惑。就像“野兽”泰森在拳击场上的狰狞被一些媒体冠以动人的标题一样,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用文学和浪漫来掩盖绿茵场上的血腥和疯狂。一个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全力以赴、博弈的竞技运动,怎么会诞生像“潘帕斯雄鹰”、“葡萄牙公雷”、“日尔曼战车”这样经典、灿烂的词汇?怎么会出现“风之子”、“太极虎”、“黑珍珠”这样形神兼备的绰号?

  这届世界杯依然上演绰号盛典。赛况的平淡和如出一辙已让我昏昏欲睡,但偶尔迸现的绰号依然让我过目不忘。“核弹头”给了一个乌克兰人舍甫琴科,我很意外。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已让人们谈核色变,为什么这个乌克兰人以核为荣?这就是体育,与政治无关,与国界无关。

  英格兰被点球淘汰。我一直注意那个冷静的教头埃里克森。他真是个冷静大师,真正的“橡皮墙”。英格兰足球流氓有太多的理由让这个老头为失败激动一回,但这个外乡人就是安之若素。我暗想,这个老头该让他到中国来执教。他一定懂得中国的太极八卦。

  能把教头称作“总统”,也能把球员贬为“疯子”“巫师”,这也许是绰号得以在世界杯光大的原因。足球是自由的,语言是自由的。在世界杯上,自由无处不在。

  只是我有点遗憾。世界杯还是欧洲人的天下。

  只是我有点沮丧。法国和葡萄牙要绅士相残。

  我所青睐的两个绿茵骑士——法国“中场手术刀”齐达内和葡国“魔鬼终结者”菲戈,谁会提前倒下呢?

■西 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