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做愚昧无知的“华老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3:36 杭州日报

  开场白

  因为科学,人类才走出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因为科学,人类才实现了真正的飞天梦想;因为科学,我们坐在家里便可以知晓天下事;因为科学,地球才真正变成一个村庄,而人类的眼睛才能看到宇宙更远的地方……

  日前,在杭州市民学校开设的“知荣辱·明礼仪”荣辱观系列讲座第三讲上,省青年研究会会长王曙光与米市巷街道群众坐到一起,围绕“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这一主题,回首历史、纵论今朝,共同寻找着“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崇尚科学”,以及“如何崇尚科学”等命题的正确答案。

  历史典故

  “有谁能讲得出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都是怎么发生的?”讲座起始,王曙光会长出人意料地将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抛给了台下。原本打算只带耳朵来听讲的大伙儿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作为一名刚刚退休的中学历史教师,坐在前排的王义行自是当仁不让地先说了起来:“13—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为欧洲带来了一次生产力发展的高潮;此后1795年至1825年,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了纺织和运输等新兴产业的出现,由于这次产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英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并迅速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

  王老师的话茬被后边的几位接了过去:“第三次世界经济中心转移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肥料、染料、香料的相继发明在德国率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化工技术革命,而这也让德国成为了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再就是到19世纪末,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使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美国……”

  “二战后,日本利用各国技术之长综合发展,将世界推入了技术综合创新的高技术时代,而这个小小的岛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富国家之一。”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接力式回答中,大伙也慢慢体会出王曙光会长提这个问题的初衷。正如他后来总结的那样:世界经济中心的五次转移,无一例外地都是由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所带动的。由此可见,科学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源泉。

  生活注解

  尽管对崇尚科学的必要性已有所认识,但许多人仍然觉得“崇尚科学”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事实上,科学并不是这么深奥的。王曙光现场播放了由鲁迅著作《药》改编的电影片段。

  当看到华老栓让儿子吃了蘸了人血的馒头,却仍然没有能挡住儿子死去的脚步时,观众们都不由自主地议论起来。且不说几个年轻人看了后觉得以人血做药引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纷纷插嘴:“这就是老底子说的‘吃死没文化的苦’啦,华小栓其实就死在了他爹的愚昧上。”

  《药》虽只是故事,可也有人很快从“就事论事”中跳了出来。“我们在这里笑华老栓,其实有时候想想,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一些行为和华老栓也没什么区别。”今年已70出头的张春远老人语带自嘲地说,“我们孙子快高考那会儿,我老伴大过年的还拉着孩子去寺庙烧头香,说是求菩萨保佑。其实泥菩萨能管得了谁,还不是要靠孩子自己。”笑声中,许多人也纷纷附议。“可不是嘛,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凭着经验来,或是不问事实的偏听某位‘权威’,最后导致失败,这和华老栓迷信民间谣传没什么区别。”

  大伙的议论让王曙光的脸上浮起了笑容,他进一步解释说,“你们能这样想,其实就是你们崇尚科学的体现。”

  文明合议庭

  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们该如何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荣辱观呢,米市巷街道的居民们显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

  “学习”二字,被首当其冲的提了出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学习就认识科学、掌握科学,学习是我们唯一的途径和工具。自古孔子就有“生无所息”之说,当前我国又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即是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作为对“学习”二字的细解,有人提出应该发扬“不耻下问”的传统美德。一位老人笑着说:“我们既要不服老,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同时也要服老,对自己不了解的新事物,虚心向小辈们请教。我现在电脑上网的那两下子,就是跟我孙子学的。”还有人提出“崇尚科学”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懂科学的兴趣和决心。

  大家在讨论中提出,愚昧无知是对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畏惧、屈服的结果,是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一种反映。因此,反对愚昧无知,也是反对不学科学知识,不用科学方法,不尊重科学,不重视人才,以及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我们不仅要反对“无知”的愚昧,更要反对“有知”的愚昧。那些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热衷于求神拜佛的愚昧现象、无知之人,人们很容易识别。但对那些不按规律办事,上工程、拉项目全靠“拍脑门子”的无知行为,则更要警惕,这类愚昧无知往往会祸国殃民。(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