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授家的书院成了乡亲们的书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3:36 杭州日报

  以文化的方式“反哺”家乡,为新农村建设出力

  最近,富阳市政府专门下发一项决定,要求在年底前重修万市镇白马村的一条无名盘山路。整修一条山间小路何至于要市政府牵头?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这条山路的上端连着一座在当地家喻户晓的书院。

  从富阳万市镇出发,半个小时车程就到龙门桥。龙门桥过去不远盘山向上十多分钟,就能看见一栋古朴典雅的两层阁楼隐现于山林之间。白墙灰瓦的阁楼不大,但却收藏着《资治通鉴》、《剑桥中国史》、《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等书籍一万多册。这座深山里的书房有个气势恢弘的名字———“弘道书院”。

  书院主人、法学家钱弘道正是万市镇白马村人,这个书院是私人的,但却对当地百姓免费开放。作为我国第一位跨法学经济学的博士后,“功成名就”后的钱弘道并没有满足,而是在2000年把祖宅修缮一番,盖起了一座可以让父老乡亲茶余饭后休憩学习的书院。一楼有经史子集,并有很多经济学、法学方面的书;二楼藏有千余张青少年VCD教材,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少年电影。真可谓会聚俗雅、融通古今。

  书院的建立只是一个载体,一种昭示。经过长时间思考,钱教授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反哺”这样一个概念:“新农村建设是多层次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农民也需要文化,现在许多农民把精力都放在麻将桌上,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文化生活选择。所以我觉得新农村要有大文化概念,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搞房地产、盖高楼,更要因地制宜继承沉淀在农村中的古朴文化,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精华。”钱教授说,自己就是从农村出去的人,如果和他一样的这些知识分子都来为文化建设做些“反哺”,就能够形成一种推进力量。

  书院在深山,但一直都不寂寞。书院建成后就成了当地中小学生读书和课外活动的好去处,当地政府干部也经常来此观摩学习。书院已经举办过多次文化讲座,不仅学者、大学生参与,而且也有周边老百姓慕名而来。白马村党支部书记钱志明说,尽管老百姓可能不会完全懂得书院里讲的内容,但他们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气息,这是比搓麻将看电视剧更有意义的。

  “其实我还想让家乡后代学到一种激励———即便出生在穷山沟里,只要肯努力读书一样可以成才,报效国家社会。”钱教授说。

  如果按照真正意义上的“书院”概念来衡量,弘道书院才刚刚起步。钱教授表示,以书院为基地,以后还要做更多服务当地百姓的实事:义务法律咨询、教育,为青年学生调研提供实习基地以及和当地村民举办联谊活动等等。书院还会再增加一些农村致富、科技类的书籍。

  这座“年轻”的书院,带着文化返回乡村。从此,似乎山也有了灵性,水也充盈着智慧。

  人物名片:

  钱弘道1964年出生于杭州富阳,曾就读于万市中学和新登中学。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比较法研究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副院长、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主要专著有:《为卢梭声辩》、《金融革命》、《现代金融核心》、《弘道随想录》、《经济分析法学》、《中国法学何处去》、《跨越法律和经济》、《英美法讲座》等。(见习记者艾丹青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