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5:03 重庆时报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昨日,菜园坝火车站,乘坐首趟进藏列车即将踏上拉萨的旅客与家人挥手道别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刘自强 毛仁东 王远凌 石涛 赵锐 摄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本报记者赵锐(右)、李增勇(左)随进藏列车出征高原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西藏旅客踏上回家路

  藏族小伙归心似箭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三岁小朋友成最小旅客

  马美灿,成为天路之旅最小的旅客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七旬老太拄着拐杖游西藏

  由两位乘务员搀扶着的70岁柴老太,成为此次天路之旅最老的旅客。昨日,柴老太拄着拐杖,自信地走进了候车厅,并踏上了青藏列车。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六旬老驴友独自背包去圆梦

  一位60岁的老驴友激动地称,她已有10年的旅游史,此次圆梦之行她还准备了睡袋等物品,“我是准备到藏民家去借宿的,还专门为藏族的小姑娘准备了两顶漂亮的遮阳帽,还有一些铅笔,希望她们能喜欢。”老太笑着称。

  

进藏列车昨晚踏上天路之旅(图)
三荤两素15元饭菜吃得值

  21时03分,列车到达广安车站,香喷喷的晚饭送了上来,三荤两素外加一碟泡豇豆。“15元,在天路上吃,值。”一位乘客打趣道。

  本报讯(记者李妍)没有发车仪式,没有在车头戴上大红花……昨晚7时20分,随着车站播音员“祝大家旅途愉快”道别语的结束,重庆开往拉萨的首列汽笛长鸣,缓缓驶离重庆火车站2站台,开始了天路之旅。本次列车的各个车厢均为全封闭,车上的776名旅客以探亲或回家为主,只有约1/3的人是赴藏旅行,回家的乘客大部分集中在三节车厢。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在重庆火车站看到,虽然还有两个多小时火车才发车,但青藏列车专用候车厅———第四候车厅内已经座无虚席。进站候车前,旅客所有的行李,包括随身的小包,都必须经过安全检查仪的“眼睛”才能顺利过关。据了解,由于进藏列车是充氧列车,为保护旅客的行车安全,所有易燃易爆物品都将严禁上车。

  最先到重庆火车站的,是结伴去看爸爸的9名合川小朋友。在首列进藏队伍中,还有组团回家的30多名藏族大学生。

  天路西行记

  “拉萨,我们来了!”

  热!7月2日,重庆火车站里,热浪一阵阵地袭来。19时20分,重庆开往拉萨的首列高原列车将从这里出发。

  “拉萨,我们来了!”检票进站,一背包男子大喊一声,伸展双臂奔向列车。各节车厢门口,列车员身着藏红色制服,露出空姐式的微笑迎接每一位乘客。

  硬卧车厢里,藏青色的地毯、洁白的床单、青纱窗帘……

  “带了什么衣服?”乘客向老朋友一样相互问候,热烈地讨论,满脸阳光。

  周晨曦坐在窗边,身边,一只洁白的小兔子,正欢快地啃着苹果。“这是给爸爸的。”小姑娘一脸幸福。周晨曦的爸爸周成在西藏当兵已有17年,她和妈妈陈秀华在重庆忠县拔山镇生活。1985年,陈秀华到了西藏当兵,1989年退伍留在了当地医院。2002年,陈秀华因病返回重庆,就再也没有进过西藏。“原来去一趟来回的路费就要3000多元,现在方便了。”陈秀华说,兔子是女儿在上车前买给爸爸的礼物。

  天色渐渐黑下来,车内的讨论依然热烈。“你还带了羽绒服呀!”车厢内爆发一阵哄笑。记者第一次进藏,出行前查阅了很多关于进藏旅游的资料。旅行提示称,到西藏旅行,要准备夏装、秋装和冬装,带帽子的羽绒服是必不可少的。在西藏生活多年的陈秀华说,拉萨虽然温差较大,早晚较冷,但7月份一般还是用不着羽绒服的。

  热烈的讨论中,不时闹出笑话,笑声一路而行。列车员向乘客作自我介绍,一前一后两人,一句普通话,一句藏语,随后的广播中还用英语播报了一遍。“你会藏语?”“简单培训过。”列车员莞尔一笑。

  列车在黑夜里继续穿行,穿洞过桥,咣咣声响中重庆越来越远,拉萨越来越近。广播称,车行第三日的下午6时20分,列车将到达拉萨。本报特派记者李增勇

  “吉祥天路”

  ———重庆首列进藏列车特别报道

  看重庆时报听新闻广播

  本报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直通车”节目联手,推出“吉祥天路”———重庆首列进藏列车特别报道。本报七路特派记者在青藏铁路各个站点的全方位报道,每天上午通过“新闻直通车”节目,第一时间向市民播报现场新闻和最新资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