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哄抬农资价 商家将被吊销执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5:0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坑农害农的行为在我市将受到更加坚决严厉的打击。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已印发了《成都市2006 年打击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专项集中整治行动方案》,从即日起到10月底4个月的时间内,相关部门将联合起来,在全市掀起一场进一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以下简称“农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利益的“风暴”。

  抓源头

  无证无照将被取缔

  据了解,此次集中整顿期间,有关部门将严把农资生产企业主体和质量关,对农资生产企业的资质条件依法进行一次巡查,对无证无照、不具备农资产品质量保证条件的企业及制假窝点将坚决取缔。

  抓监管

  拉网式检查重点抽查结合

  我市将对农资市场进行一次拉网式检查,并登记造册,工商部门将建立农资经营企业档案。质监部门将在日常的监管中加大种子、农药、肥料质量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抽查当地群众投诉较多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将依法严肃处理。

  同时,对销售不合格农资、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假冒商标、虚假宣传、哄抬价格、强行搭售配售农资和擅自加价、严重违背价格管理政策等违法经销企业,吊销其营业执照。

  抓查处

  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

  《方案》规定,我市的法律部门将加大农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特别要抓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失职渎职、官商勾结、行贿受贿、充当保护伞等大要案件的典型,严肃查处党政机关干部参与农资生产经营。我市还将建立完善案件投诉举报制度,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大案要案实行挂牌督办。

  抓机制

  建立农资经营诚信档案

  据介绍,此次的方案除了打击不法生产经营者,还将更注重于农资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设。有关部门将建立健全农资经营门店诚信档案,倡导向社会公开守法经营或质量承诺。鼓励建立连锁、配送、超市等现代流通网络,方便农民购买农资。本报记者 陈泳

  新闻链接

  专项整治重点

  以水稻、玉米、油菜、小麦为重点的作物种子,以杀虫剂、杀菌剂和种子包衣剂等为重点的农药以及以无肥料登记证生产复混肥、配方肥、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伪造涂改肥料登记证为重点的违法行为。

  专项行动四个阶段

  从即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按照农业生产季节和农资产品使用的阶段性特点,分四个阶段进行:从目前至7月将重点抓农药专项整治;8月、9月将重点抓肥料专项整治;9月至10月,重点对种子市场进行专项治理;10月中下旬组织开展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督查和总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