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用先进理念扎实工作 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5: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陈文勇 邹小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进一步推向深入的关键时刻,6月29日至7月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率我市党政代表团在杭州市学习考察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在两市座谈交流会上,李春城和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分别致辞。在代表团小结会上,李春城就学习借鉴

杭州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推动成都创佳工作开展和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作了重要讲话。成都市领导刘佩智、何绍华、何华章、邓全忠等参加考察并出席座谈会,杭州市领导叶明、顾树森、王金财、盛继芳、项勤等出席座谈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杭州的赞誉,如今,随着“旅游西进”和旅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在旅游和工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进程中,一个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杭州展现在我们面前。代表团一行在杭期间,冒着酷暑,马不停蹄地考察了西湖天地、湖滨国际名品街、西湖杨公堤景区及小瀛洲、雷峰塔景区、杭州旅游集散中心、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宋城集团、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和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

  在30日下午举行的两市座谈交流会上,李春城代表市委、市政府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对杭州市委、市政府热情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一直以来,成都和杭州就交往密切,现在两个城市又同被列为创佳城市。这次考察时间虽不长,但对杭州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杭州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先进,思路清晰,工作的魄力和力度很大,效果显著,值得成都学习借鉴。李春城说,国家旅游局把成都作为创佳城市,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期望和鞭策,也是推动发展的机遇。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成都旅游产业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创佳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带动成都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功能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为“新三最”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总结杭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推动成都创佳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杭州相比,成都旅游产业发展有差距但更有潜力,关键是做好工作。”离杭前,代表团在萧山召开了学习考察小结会,李春城强调,对成都而言,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局,全市上下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创佳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对照分解目标,尽快抓出成效。要学习借鉴杭州经验,结合成都实际,用系统的思想,统筹筹划,整体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各种制约发展的障碍,使我市良好的资源条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服从服务于旅游产业发展。要抓大项目,建精品工程,带动成都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展现成都旅游名城的形象。要用系统的开放的大旅游的先进理念,扎实工作,不图一时热闹、不畏一时困难,在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在加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力度方面,在解放思想方面、推动发展方面,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奋斗“十一五”,努力开创成都旅游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为实现“新三最”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上,王国平代表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成都市党政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杭州旅游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项目开发、软环境建设等情况。他说,杭州和成都两市一直交往频繁,现在又同为创佳城市,希望两市在创佳活动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把创佳工作搞得更好,推动两市旅游业发展得更好。

  刘佩智、何绍华、何华章、邓全忠等市领导在小结会上分别结合学习考察体会,对创佳工作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市长助理陈争鸣,有关区(市)县主要负责人和市创佳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学习考察。

  记者手记

  “天堂”的温度

  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究竟有多热,身处“天府”的我一直没有切身感受。

  6月30日天气预报说,杭州的最高气温是37摄氏度。

  杭州的天气比成都热。从下飞机伊始,来自“天府”的代表团一行就有了切身体会——置身“天堂”,犹如蒸桑拿。

  但比天气更让我们感触的是,坐拥西湖这张“金名片”杭州人却并不满足,而是不断开拓创新、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他们的干劲和热情似乎已经超过了“天堂”的温度。

  西湖水之变,就是一个缩影。

  曾几何时,西湖水变脏了,在国际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为改善西湖水质,杭州人就在钱塘江与西湖之间,投入8000万元修建了2个污水处理厂,通过建治污模型,找出治污死角;建了6个进水口,9个放水口,使整个西湖水实现一个月换一次,一年换12次。西湖水质从曾经的6类水变为了3类水。泛舟西湖,景区的同志还自豪地装上一瓶湖水,与矿泉水作比较,两瓶水的差别肉眼几乎看不出来。难怪整治结束后,有媒体称,“西湖喝上了矿泉水”。虽然现在政府每年还要为此投入经费2000万元,但杭州人却认为,2000万能换来清澈的西湖水,值了。

  治水,杭州人舍得投入;治景,杭州人更是舍得下力气。

  “西湖西进”是杭州“旅游西进”战略的形象说法。为了推进这一战略,增加西湖的旅游容量,增加人均游览面积,进而带动杭州市西部的快速发展。从2002年12月开始,杭州人对西湖动了大手术,开展了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亮点之一的杨公堤景区,一年时间就拆除了170万平方米的房子,景区的绿化完全按规划设工、施工,工作细致到甚至一棵树的栽种位置。其中的乌龟潭,面积0.9平方公里,人工挖掘180万立方米,从钱塘江抽水注入,每4天完成一次换水。行舟湖上,新拓展的水域体现了“幽”、“野”的意境,达到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成为西湖景区的又一新亮点。

  赚钱的事,杭州人舍得干;不赚钱的事,杭州人也舍得干。

  西溪国际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人发展旅游产业的又一大手笔。身处公园,你会发现,干这个事肯定不赚钱,但市、区两级为一期工程各投入的资金却达10亿元。走进公园,一条条原生态的天然水道,蜿蜒缠绕在芦苇荡中。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生态驳坎、房屋修整等工程措施,保护和恢复了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生态、民俗风物、历史文化遗存。整个公园的面积达1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3.4平方公里,一期建设时间仅用了8个月。自古被帝王将相、文人名士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并留下了大批诗文词章的西溪湿地,目前已成为调节杭州生态环境的“肾”,城市从整体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干了就是人无我有——西溪湿地公园,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杭州人赚钱还不仅仅就为了“昙花一现”,他们还在“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上下了很大功夫。

  全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宋城集团,’96年建了一个杭州宋城,推出了一台名为《宋城千古情》的大型歌舞节目,一演就是10年,每天3场,直到现在也是场场爆满,成为杭州旅游标志性演出,300多演职员基本稳定、工作尽力。杭州人告诉我们,其中关键是这里有了一个好的机制,不仅与员工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更重要的是与旅行社也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客源得到了保证。据介绍,与杭州宋城签约的旅行社现在已多达500多家,每年观众逾百万人次。

  白天看西湖,晚上看演出、看夜景,难怪中外游客对杭州流连忘返。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这样说过,对杭州而言,旅游业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金名片”、“发动机”、“主抓手”。发展旅游产业,杭州的重视程度和下的力气可见一斑。

  记得29日晚刚到杭州时,杭州市上城区一位区长助理告诉我的一句话,杭州人的口号就一句:干在实处,走在前头。

  西子湖畔,一路走来,时时想起这句话,我对“天堂”的温度更有了切身体会。

  本报记者 陈文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