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城带乡农企“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5:2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不久前,江城芜湖的市民们发现:多年以来被称为该市“大菜蓝子”的原在市中心区的石头路蔬菜批发市场搬迁了,按照城市规划改在位居商贸物流区的长江市场园重新打造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于此举,更为关注的是往常向城市供应蔬菜的周边广大菜农,这将给他们带来什么?

  ;企业与农民直接对接

  近年来,芜湖周边的农村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农业产业结构中为城市供应瓜果蔬菜等副食品的生产比重日益上升,城市成了农民生产最直接的终端,他们的利益也更紧密地维系于城市。地处芜湖长江对岸乡镇,现已有数万农户由粮农转变为菜农。在不久前当地有关方面对菜农的一项调查表明:菜农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希望城市里的流通企业更直接地为他们服务,带动他们致富。

  过去,菜农们进城售菜,大都是进入当初由政府工商部门办的农贸市场,政府部门提供场地、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但是,政府部门的职能毕竟有限,菜农们需要的其他服务如运输、大宗集中采购批发、远途运销、客户网络开发等等,则不是政府部门所应包揽的。芜湖有关政府官员表示,实施“以城带乡”现在要落实到市场主体,即是由城市里的企业与农民直接对接,由企业为农民直接提供服务,这就是市场化方式。

  在重建城市“菜蓝子”时,当地政府经过了精心选择。地处交通枢纽的芜湖长江市场园是规划中的城市物流集群区,且已有良好的农副产品批发业经营基础和交通运输条件,与产地和城市销售节点的距离也较适中,因此决定在这里重建一个既为本市服务、远期向沿江城市带辐射的大型农产品贸易市场。政府的决策立即得到了芜湖长江市场园的开发商国润公司积极响应。该公司总经理于志强告诉记者,长江市场园已经新建了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以接纳搬迁过来的周边菜农,加上原有的8万平方米的农贸交易市场,形成了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这样,城市企业与乡间农民就有了无缝对接,“以城带乡”也实现了由市场主体来承载。

  “绿色通道”助菜农增收

  城市企业直接为农民服务有其突出的优势。国润公司不仅为搬迁菜农提供交易场所,而且利用其物流运输资源,为菜农们提供了更多的综合服务。不久前,长江园农产品市场开通了“绿色通道”。记者在该市场对江鲜菜交易区采访,一位来自无为县二坝镇的毛姓菜农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卖菜的运输成本较高,自从开通“绿色通道”后,仅过桥费每担菜就从8元降到了5元,现在运输成本降低了,卖菜也更方便了。

  芜湖与无为二坝镇一江之隔,二坝镇共有5万亩左右的菜地,芜湖市民“菜篮子”的80%%依赖于二坝蔬菜。芜湖市石头路蔬菜批发市场搬迁到长江园后,二坝菜农运菜必须走长江大桥才能到达市场,无形中加大了运输成本,菜农们为节约成本,运菜的农用三轮车往往严重超载,且客货混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据长江园农产品项目部经理孙利武说,他们深入农村直接与种菜大户交流,急农民之所急,决定开启市场与农户跨江携手共建的“绿色通道”。长江园农产品市场利用物流的优势,在蛟矶村、中桥村和大厂村各设一个运输点,每天凌晨定时派出数辆卡车到达三个运输点,分趟将菜农的菜运往市场。据了解,长江园农产品市场下一步将拓展农产品基地的“绿色通道”,进一步降低菜农的中转运输成本,方便农产品流通。

  追求城乡市场主体“双赢”

  “以城带乡”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发挥城市企业的作用,做一家一户农民做不到的事,帮助农民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更适应市场需求,进而达到城乡市场主体的“双赢”。

  于志强向记者介绍说,芜湖自古就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商埠,皖江和皖南腹地丰富的农产品由此溯江上下,繁荣百年。今天,重振商埠雄风,又成为这一区域广大农民的呼唤。为此,国润公司已经制定出规划,以长江市场园为依托,着眼一家一户农民做不到又需要做的事,发挥企业的深加工包装、远途运输、标准化管理和信息服务等优势,为该区域农产品走向沿江、延伸长三角提供集散平台,为广大农民的生产产业化和增加收入服务。芜湖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这样一个大市场载体,使城乡市场主体联为一体,既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又有利于运营公司自身做大做强,这一“双赢”之路要坚持走下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