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合肥“苏果”关门风波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5:2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事件回放

  6月15日,营业近8年的合肥23家苏果超市集体关门停业,此事在业内特别是苏果260多家供货商中掀起轩然大波。

  按照苏果方的解释,此次关门是“苏果总部对合肥苏果超市加盟店进行正常的升级

改造”。整合后,苏果直营店将全面进驻合肥城区加盟网点。

  然而,由于事发突然,当日下午,众多供应商聚集合肥苏果加盟店管理商桐园商贸公司门口,讨要货款,并对公司以商品抵押部分货款的做法表示不满。

  6月28日,南京苏果超市总部对外宣布,合肥23家苏果直营店将于7月中下旬以新面貌开业,并承诺相关供货商的货款将百分之百结算完毕。目前资产交接手续正在进行。至此,持续近半个月的苏果关门风波基本平息。

  零供之间需解信任危机

  “苏果”关门风波凸显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信任危机。

  根据合肥桐园商贸方面的说法,苏果超市共欠供货商货款总额320余万元,至苏果宣布“整合”开始,账面余额约260万元,库存商品为86万元,基本能满足广大供货商的货款。“实质上,我们现金流量就差60万,而货物还有80多万,以货代款平摊到每个供货商中,也就2000元左右,没想到供货商反应这样激烈。”该公司总经理李海萍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说,苏果面临的最大危机不是缺少资金,而是缺乏信任。

  对于桐园商贸方的解释,许多供货商却表示无法相信。在日前为“苏果”关门事件特别召集的会议上,46家到会的供货商就出具了总额近180万元的欠款单。许多人因此怀疑桐园商贸所说的320万元欠款总额涉嫌隐瞒数据,并对桐园商贸的偿还能力表示怀疑。

  “苏果”关门引发的风波并不是偶然的。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出现超市倒闭、人去楼空事件,一些供货商要债无门,因此蒙受惨重损失。在合肥,就发生过侬特佳、蓝天等超市老板卷款逃跑恶性事件。正是屡屡出现的零售商倒闭或恶意卷款事件,使得零供之间的信任危机加剧。一有“风吹草动”,供货商便感觉“如临大敌”。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超市关门、人去楼空”的行业阴影短期内难以消退,化解零供之间的信任危机,建立零供之间合理的约束机制是商业零售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苏果”关门风波对零售商的“危机管理”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供货商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是一个警示。

  中小超市亟待走出困局

  “苏果”关门风波还暴露出目前省城零售业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小超市面临生存困局。

  “像我们这等规模的超市在合肥都撑不下去了,更何况规模更小的超市。”李海萍坦言,“苏果”停业的主要原因来自同行竞争压力。由于行业利润日益微薄,桐园商贸不得不退出苏果超市的加盟合作,而改为运作其它更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难以承受竞争压力,省城先后关闭的大小超市就有二三十家。

  据了解,目前合肥市区面积在100至200平方米的中小超市有500多家,超市扎堆现象较为普遍。由于经营模式大同小异,无论货品还是服务都有同质化趋势,低价吸引人气成了商战最主要武器。而另一方面,家乐福、沃尔玛等外商零售巨头和本土的红府、合家福等大超市的扩张加速,使得夹缝中生存的中小超市生存空间进一步变小,竞争更趋激烈。

  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中小超市如果不能进行准确定位,找到自己的竞争方向,如果不去占领行业空白点,只想在价格上与大卖场拼个高低,关门歇业只是迟早的事。

  业内人士还提醒,面对大街小巷里众多超市的“贴身肉搏”,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对商业网点布局进行合理调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