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小小“换乘卡”折射为人服务大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00 光明网
徐晓

  近日,为方便外地乘客换乘,323路的男子汉车组特别推出了方便卡,这种卡片可以即时填写针对乘客的个性化换乘线路。记者看到,在这张卡上写着“请您在某站下车,换乘某路”的字样。如果遇到询问,司售人员可以将需要换乘的线路和站点名称直接填写上去,乘客拿着这张换乘卡,只要直接到相应站点乘坐即可。(《法制晚报》6月26日)

  北京市323路的男子汉车组的个性化换乘卡方便了乘客,一个小点子,体现大关怀。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男子汉车组此一细节已经决定了他们对广大乘客无微不至的关怀。相信他们的服务质量也会上乘,乘客特别是外地乘客会特别满意乘坐他们的客车。

  而同一天我又看见了另一则关于公交车的新闻。河南郑州从6月15日起实施的《郑州市公共交通车辆乘坐规则》规定,赤膊者、醉酒者、无人监护的精神病患者、重症病人、无成年人带领的学龄前儿童及携带宠物者,禁止乘车。而此一限制6种人乘坐公交车辆的规定遭到质疑。(《新华网》6月26日消息)

  为何此一规定会遭到质疑?是因它的冷漠和不人道。如果说宠物携带者不允上车还处于对人的关怀。那么精神病患者、重症病人、无成年人带领的学龄前儿童又凭什么不允他们上车?孟子2000多年前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家没有老人,又谁家没有小孩?如果是规则制定者的老人正好生病了,你能不带他上车吗?

  什么叫公交车?为公共大众服务的车是为公交车。公共大众既然包括老人和小孩,公交车就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他们上车。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交车不只是载客的交通工具,它更是这座城市的文明窗口,有人把它称之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这道流动的风景线应该是体现人性关怀的风景线,是充满温馨的风景线,来的都是客人,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他们的到来。

  《郑州市公共交通车辆乘坐规则》是一个违反公交道德的规则,既非人道,也不公平。因为,以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维护另一些人的利益也不公平的。即使打着为多数人的旗号,也不公平。在我看来,这个规则的核心是维护公交人员的经济利益。为了提高驾售人员的收益完全可以采取其他办法,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化的办法。

  北京市323路的男子汉车组的个性化换乘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化的关怀,郑州市公共交通车辆乘坐规则让我们感觉到了冷漠。公交服务是要人性化温暖,还是冷漠设限?这事实上折射出了怎样为人服务的大问题。如果心中有人,就会处处体现出一种周到、细微的服务意识,而不是相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