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优秀学生当体重几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09 大洋网-广州日报

  7月1日凌晨2时许,德国队在世界杯1/4决赛中点杀阿根廷队,无数“阿迷”再度为阿根廷哭泣。悲剧的起点是第80分钟时德国队扳平比分的一个进球——传中后在高大的德国球员头顶只跳跃了两下,就撞开了阿根廷队的大门。而身高只有一米六几、一米七几的阿根廷队球员,能做的只剩下“仰望”。赛后,朋友戏说:“阿根廷队算幸运了,要是足联规定球队平均身高必须达到某个标准,也许他们连预选赛都没资格参加。”

  这当然只是玩笑,可联想到限制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的做法在我们身边正大行其道,事情就变得不好玩了。国家司法部日前推出最新规定,今年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8省市的男考生填报司法院校,身高要在1.68米以上,其他省份的男考生,身高要在1.70米以上。而广州某小学的“三好学生”评选中,据说有50多名学生因“偏胖”、“偏瘦”而痛失资格。

  按照该小学的解释,这些学生的落选,依据是关于学生体质标准的一项规定,而这一规定中,学生身高体重是否“达标”,要占整个评价标准的60%。如此看来,不仅“偏胖”、“偏瘦”不能评“三好”,“偏矮”、“偏高”也悬得很。这倒让我想起了进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要求:一袋蔬菜,菜茎菜叶要长度相当;一筐脐橙,“腰围”也要大致相仿。

  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多年来一直强调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评选,无疑是推动素质教育、避免以分取人的首选法宝。但如果新的综合评价标准,只是把长期以来在文化课考试中推行的量化标准用到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的评价上,那就不是在推行素质教育,而是把应试教育泛化。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本雅明有一部关于机械复制技术与艺术的名著,叫《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套用这部书名,我们不妨把连思想品德、身体素质都要量化评价的教育方法,称为“机械复制时代的教育”。这种机制下教育出来的“理想人”,不仅各科成绩都在85分以上,身高几何、体重几许、一学期做几件好人好事,一切都有规格。这样的人才,理论上应该是全才全能,唯一缺少的,就是创新、个性和灵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