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窝”之痛 乃社会第一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30 信息时报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日子似乎不太好过,刚忙完找工作,又要面临着找房子的痛苦。然而面对着坚挺的房价市场,还未走出校门的他们感受到的恐怕只能是:“在社会上找个安身立命的小‘窝’,又是何等的不容易”!

  毕业了,学校自然就没有理由再为学生留个床位,这既是符合学校规定的程序操作,也符合市场规律的交换原则。因而,无论催搬禁令来得多么紧急,本身都是无可厚非的。

倒是几所高校酌情为暂时无法离校的学生提供住宿,每天收取10元左右的住宿费,这种人性化的举措很是让人称道。10元钱一天的住宿费只能算是象征性地收点钱,而且还免费提供各种生活便利,当然是在外面租房所不能比的。

  可是对于学校的“仁慈”,不少毕业生居然表示“不愿领情”,这就有点难以理解了。难道还要学校为毕业生提供住宿,直到他们找到合适的地方,才下令让他们撤离吗?这种打包式教育,一则是当前教育资源所不能提供的,二则也不符合大学的教育宗旨。

  其实很多人不想离校而愿意“赖”在学校宿舍的小窝里,大多贪恋的是学校里的公共资源。尽管“窝”很小,但住起来既安全又方便,吃的可以到学校饭堂,卫生可口价廉;玩的可以到学校里的各种活动中心,还可以省下路费;图书馆、运动场、自习室等各种公共资源可以就近利用,水电费也比外面便宜好多。这样的生活环境,既是外面租房所没有的,也就理所当然地难以舍弃。

  然而,毕业了,终归是要走向社会的。房租贵、“窝”难找,都得面对,生活总得要靠自己来安排。一个小“窝”,是一个安身立命的起点,也是开始新生活的第一步。既然已经离开了学校,就没有理由再贪恋学校里的各种生活设施和公共资源。

  在毕业的日子里,提前感受一下找“窝”之痛,少些对酒当歌话离别的惆怅,就当是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课教育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