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两年前禁令被废止塑料袋每天用量过千万 政协“禁白”提案再起波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3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晓欣)“郑州家庭平均每天要用掉1000多万个塑料袋,菜市场每天平均要用掉200多万个。郑州市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达15吨。”6月27日,在郑州市工商局召开的建议、提案现场办理会上,郑州市政协委员蔡爱芬介绍。她提议相关部门应禁止使用劣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但因为没有相关法律作为依据,她的提议在会上引起了热烈讨论。

  无法可依“禁白”中辍

  郑州市工商局局长赵中祥说,郑州市“禁白”工作起步比较早,1998年郑州市政府66号政府令下发,开始了“禁白”工作,成立了“禁止白色污染办公室”。一开始“禁白”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快餐盒、塑料袋的“可降解性”与“不可降解性”鉴定很困难,加之可降解性环保产品成本较高,市场难以接受,仅靠政府强制性措施推行的弊端很快表现了出来;再加上当时全国推行此项工作的只有个别地区、个别城市,郑州市管得了本地的生产,管不了外地非环保产品的流入。后来,郑州市部分人大代表提出修改66号政府令中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部分条款,但是修改后的政府令未能获得市长办公会通过,“禁白”工作从此停顿下来。

  2004年,由于66号政府令中限制外来企业生产的劣质塑料袋入郑,与《行政许可法》相抵触。市政府遂将66号政府令废止,目前在郑州市“禁白”已无法律依据。由于没有法律依据,相关执法单位就无法“禁白”。

  就真的没有办法吗?

  无法可依就任由劣质塑料袋的蔓延?郑州市工商局对该提案的回复,很多政协委员并不满意。有政协委员提出,虽然控制不了外地的塑料袋流入郑州,但是可以控制本地的农贸市场不使用这些劣质塑料袋。

  还有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出,广州市对超市使用塑料袋进行收费,以减少居民生活中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用经济手段控制“白色污染”。爱尔兰为遏制塑料袋的滥用,对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所收资金用于废塑料袋的收集,成效显著,使90%的白色污染得到控制。这些经验,郑州市应该借鉴。

  环保塑料袋停产近一年

  据介绍,1998年郑州市“禁白”工作大力推进时,河南塑胶股份公司和河南华园塑料制品公司被确定为郑州市环保产品定点生产厂家。然而,这两家企业在环保产品的生产上,目前都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6月28日,塑胶公司一位技术负责人说,1998年政府“禁白”力度较大,公司环保塑料袋和快餐盒生产销售都很火,但时至今日,环保产品已经风光不再,环保快餐盒已经停产近一年了,环保塑料袋有订单就生产,没有订单就停产。

  对此,几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表示,只有从立法入手,才能使“禁白”工作走出尴尬困境。但目前国家和我省还没有相关法律可作为依据。

  环保塑料袋居民有点陌生

  记者来到郑州市纬四路、经八路上的几家农贸市场,很多市民买菜都使用摊贩提供的塑料袋,拿着菜篮子买菜的寥寥无几。

  当记者问一个摊贩,他的塑料袋是不是可降解的塑料袋。“什么是可降解啊,塑料袋还不是一样的。”该摊贩说。

  塑料袋带来的污染和危害,很多受访的市民也并不介意。一个买菜的家庭主妇说:“只是装装菜,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吧。”

  据了解,集贸市场上使用的塑料袋,相当一部分是以聚氯乙烯为原料,这种材料本身就含有毒性,部分塑料制品中还会含有硬脂酸铅成分。如果装盛油脂食品,有毒的铅就可能被析出并渗透到食品中。輥輳訛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