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际合作为下岗再就业工程吹来新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4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关健斌

  钱洁原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老师。2003年6月1日,她凭着“改变聋童命运、减少家庭痛苦”的一片爱心和美好愿望带领12名教职员工,与合伙人投资20万,创办了南京雨花婷婷聋童幼儿园,收住了16名聋童。由于聋童大多数出生于经济困难的农村,许多家庭都交不起相关费用。这样,幼儿园在开园的前6个月就亏损了4万元,而合伙人1年后又撤资10万元

。经费紧张直接影响到了员工队伍的稳定,连续的亏损也让钱洁举步维艰。

  此时,钱洁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感动了社会,她顺利当选了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支持的“南京市第二届创业女明星”。在颁奖大会上,作为中德合作下岗失业妇女就业项目德方主管鲍尔博士亲自为其颁发奖品及创业手册,这给了钱洁巨大的鼓励。此后,鲍尔博士又多次上门慰问钱洁和聋童教师,向幼儿园捐赠了两台立式空调、投影仪等设备。而中德项目中方办公室和社会各界也纷纷向钱洁伸出了关爱之手,这让钱洁重新燃起了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婷婷聋童幼儿园知名度不断提高,许多聋童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来,该园至今累计收治了83名聋童。目前,幼儿园已有教职员工18名、聋童38名,收入也增加了。

  作为中德合作妇女再就业项目的受益者,钱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德项目使我受益匪浅。谢谢中德专家们,是他们使我在创业的路上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勇气,摆脱了困境,实现了转机。”而钱洁也只是中德合作项目诸多受益者中的一个代表。

  2006年6月23日下午的南京金陵江滨国际会议中心,来自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商务部、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南京市政府的官员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的代表及中德合作妇女再就业项目的受益者欢聚一堂,历时7年的中德合作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项目结束仪式在此举行。

  专程从北京赶赴南京参加结束仪式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张春林总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德技术合作‘南京市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项目’是中国劳动就业领域的第一个政府双边合作项目,项目的目标就是促进下岗失业妇女求职成功或自办经营小企业。该项目启动于1999年4月,项目中方承担机构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德方承担机构是德国技术合作公司。这次中德合作使我们了解和学习了发达国家在就业和培训方面的先进理念,这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经验对推动全国的就业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合作、创新、发展三个词最能概括该项目的内涵。”

  据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项目主任鲍尔博士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人员租赁、创业促进是中德合作项目的4个重点领域。在项目实施的7年时间里,GTZ公司在南京举办了9次试点培训课程,共邀请了30位国际和国内专家为受训人员授课,共有8955名妇女接受了GTZ公司的职业咨询服务。通过租赁方式,项目共安置了近5万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在创业领域,有4183名南京妇女直接接受了中德项目的服务。同时,项目还派出了7个培训团和4个考察团赴欧洲国家考察,了解欧洲国家的劳动管理办法等情况。

  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德春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德合璧,南京受益”来形容这个长达7年的合作。他说:“中德项目给南京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方法,锻炼了一支劳动保障工作者队伍。该项目帮助了一大批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和创业,就业稳定性和小企业的生存率都有所提高。”

  作为中德合作项目在南京实施的德方“带头人”,今年40岁的鲍尔博士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04年,南京市政府授予鲍尔博士“南京市促进再就业先进个人”,从而成为南京历史上在促进就业领域第一个受到表彰的外籍人士。

  鲍尔向记者表示:“德国人一般能够比较平静地看待短期失业,而一些中国人则一下岗就无所适从。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经历失业和下岗。大家应该镇静地考虑自己接下来应该具体做什么,而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失落和痛苦之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