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民意贵在诚诚恳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6:56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根生

  ■听民意越是诚诚恳恳,我们则越能接近真理,把握规律,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赢得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

  前天,本报全文刊发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

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有媒体评论:胡锦涛总书记这次讲话,一个突出特点是,“民”声震天动地。比如,“民心向背,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试金石”;比如,“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胡总书记“论民”中有四句话更令人耳目一新: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这四句话抒发了党中央爱民重民的浓厚感情,对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就上述四句话而言,“诚诚恳恳听民意”是个重要环节。“访民情”就是为了知民意,按人民群众意愿办事;知民意才能找到富民之策,“帮民富”才能实实在在;知民意才能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保民安”,促社会和谐。而所谓善治,关键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不听民意又哪会有善治。什么决策失误、好心办坏事,都能从不知民意或违背民意中找到原因。

  听民意贵在诚诚恳恳。我理解,诚诚恳恳,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真心,二是迫切,三是善于纳言。把听民意当成作秀不行,听民意没有紧迫感不行,听完民意束之高阁也不行。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也不是不知道要听民意,有时征集民意后决策还是照样失误,问题就出在听民意没做到诚诚恳恳:一些干部到基层调查总是居高临下、官腔十足,群众一看干部没真情实意,于是就应付,只讲套话,不交实底;一些干部仅仅满足于会议室里听汇报,把“官意”当成民意;一些干部听不得批评,只爱听些奉承话,搞得群众干脆把真话咽在肚子里;有些干部,上面有号召,他就到下面走走,做个样子;还有些干部则习惯于以个人好恶取舍民意,民意不合自己味口,一概置之不理。

  当年在陕北,有一天雷鸣电闪,劈死了一头毛驴。一位农民说:“咋不劈死毛泽东!”边区公安局把这位农民抓了起来。毛泽东得知此事深感不安,立即叫人把这位农民放了,并讲“他这样说必有其道理”。一问,原来是农民感到负担过重。于是,毛泽东下令减轻农民负担,接受民主人士建议,实施精兵简政。“诚诚恳恳听民意”,就应如此,真正做到“呼声怨声指责声,声声入耳”。勇于从民意中反省并修正自己,正是共产党人一个伟大之处。今天,经济社会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公共品需求急剧上升也对政府回应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时下人们许多抱怨,便是因对公共物品和服务不满而起。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就得从“诚诚恳恳听民意”做起。

  前些时,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搞了一场民主试验——请公众参与建设项目决策。事后该镇党委书记蒋招华说:没想到决策层对民意的估计和真实民意之间会有那么大偏差。这个“没想到”表明,“诚诚恳恳听民意”是多么迫切。

  刘少奇同志曾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倾听群众呼声,“则官越大,真理越少,官做得越久,真理也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讲,听民意越是诚诚恳恳,我们则越能接近真理,把握规律,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赢得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始终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

  【原载南京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