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女儿,让妈临终前再看你一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7:36 潇湘晨报

  

女儿,让妈临终前再看你一眼

  陈云香怀抱着曾孙女,享受着天伦之乐,但仍希望有生之年见到小女儿。 记者 朱辉峰 摄

  年前,由于生活所迫,莫运治步行20公里,将出生才3天的女儿悄悄抱进城,偷偷送

人后转身离去。

  如今,年逾古稀、身患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母亲强烈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寻找到当年被送人的小女儿,她认为若能与小女儿见上最后一面“死也瞑目”。

  37年前的这个被迫的“错误”决定,让衡南县三塘镇的陈云香老人至今耿耿于怀。对小女儿的思念,已经超越对死亡的畏惧。

  生活艰难

  一条裤子轮流穿14年

  1970年,衡南县三塘镇往衡阳市区的沙石路上,一对父子头顶烈日,轮流抱着一个包裹,徒步往市区走去。

  由于实在承担不起8个儿女的生活,衡南县三塘镇的陈云香和爱人莫运治合计,放弃了对出生仅3天的满女(注:当地方言,即小女)的抚养权,莫运治让大儿子将小女儿悄悄抱进城,选择了转身离去。

  从此,夫妻俩一直忐忑不安:1999年,莫运治带着遗憾和悔恨离开了人世;如今,76岁的陈云香也已因病入晚期,随时可能撒手归西。她认为若能与满女见上最后一面死也瞑目。对满女的思念,已经超越对死亡的畏惧。

  陈云香和莫运治居住在衡南县三塘镇松山村周家坪组,莫运治曾担任大队的会计,他们曾过着和其他村民同样平静的生活。当1970年第5个女儿出生后,两口子已无法承担生活的重压,当小女儿出生第3天时,他们在思量着怎么抛弃这个女儿。

  “那也是迫不得已。当年我有这么多的弟弟妹妹,爸妈哪里养活得起,我的旧衣服要给妹妹穿;穿破了洞,底下的弟弟还要接着穿。”如今,老人的大儿子莫崇满已有了自己的孙子,回忆着当年的苦日子,他至今不能忘怀:“我记得有一条裤子,5个兄弟姐妹都穿过,一个人一般要穿2年时间,算起来一条裤子大约穿了14年。”

  37年后的今天,陈云香老人已76岁,而老伴莫运治于1999年满怀着遗憾去世。糟糕的是,2006年初,由于冠心病病情加重导致呼吸困难,并伴随四肢浮肿,陈云香被送进当地医院治疗。经过检查,医生预计她的病已到晚期,时日不长了。在最后的生命中,老人的思念之情愈加强烈。“老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与分别30多年的女儿见上最后一面。我们不想让母亲再次遗憾终生。”守护在老母亲的旁边,莫崇满回忆起那个让自己同样感到羞愧的举措,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无奈决定

女儿,让妈临终前再看你一眼

  出生3天偷偷转手送人

  1970年阴历五月初二,衡南县三塘镇松山村周家坪组,天气晴热。父亲莫运治横下一条心,带着时年仅13岁的莫崇满,抱着出生才3天、尚在襁褓中的满女,步行近20公里来到衡阳市二医院(现为市中心医院)门诊楼大厅。他要让大儿子莫崇满转手将小女儿送出去。

  面对记者,莫崇满说,之所以送到市区的二医院,是因为当年能到这家医院去看病的人,“家庭条件应该还比较好吧”。他解释说,在包裹里,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此女名叫减轻投红,三兄四姐,父姓草日大,母姓东边挂锄头。“父母当时的心情很复杂,花了半天功夫才将家庭情况含蓄表达了出来。”他说,“‘减轻’意为减轻家庭的负担,而‘投红’则是指投到富裕的家庭中”。

  在医院的挂号大厅内,一些等候就诊的病人排着队,记得当时还有两个当班的护士。莫崇满看到一名约40岁的妇女眉目慈祥,就跑到她的面前,说道:“我娘怎么还没来啊,您帮我抱下‘毛毛’,我去看下我娘在哪里。”在对方接过妹妹的一刹那,莫崇满转身就离开了。而这一切,都被不远处角落里的莫运治盯在眼里。

  一小时后,当父子俩再折回原地探风时,婴儿已不见了踪影;一旁的群众正在议论刚才的蹊跷事,被父子俩无意间听到,他们赶紧离开了医院。“其实那不是丢,是我直接把妹妹给了人。”莫崇满一再安慰自己,他说:“当年我还很懵懂,家里又很穷,觉得一下减轻好重的负担;可是我现在一直感到不安。”

  老人心愿

  能见最后一面死也瞑目

  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一切愈加弥足珍贵。

  当记者来到陈云香老人的家时,老人已经在床上躺了半年时间了,老人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全身浮肿,随时可能撒手归西。听说是要为她找女儿,老人的情绪立即激动起来,眼睛开始湿润,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

  莫家现在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衣食无忧,在当地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尽管事隔37年,但是家人还能依稀记得当时包裹里的物品。包裹内夹有纸条,上书:此女名叫减轻投红,三兄四姐,父姓草日大,母姓东边挂锄头。

  陈云香的二儿子莫崇堂说:“我常常劝慰老人家,告诉她已经有3个儿子4个女儿,外加13个孙子和3个曾孙,已经是个幸福的大家庭了,就不要再想着那个女儿了。”但每到这里,老人就挥挥手,示意莫崇堂别再继续说下去。“我明白,我越是这样安慰,越让她不安。”

  “当时我生‘减轻’的时候,眼睛看不见东西,连满女的样子都没看得仔细。”想起当年自己的“错误”决定,陈云香就说,“我们都少吃一口饭,就可以把她养下来。我当时怎么这么蠢啊!”

  “这么多个都没丢,就丢了她;生下她怎么要丢?我心里对不起她。”老人也陷入了深深的忏悔:“这一生,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当年丢了自己的女儿,为此我后悔了37年。”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若能找到满女,哪怕看她一眼,现在死也瞑目了。

  毕竟是十月怀胎,却看都没看一眼,就把孩子给丢了。重病晚期,更加深了老人对女儿的思念。为了完成老人的心愿,家人开始了四处寻找。在衡阳市工作的莫崇堂,由于交际面稍广,逢人便打听妹妹的下落。

  现场追访

  辗转寻找并无下落

  在记者的陪同下,老人的家属来到当年弃婴的衡阳市二医院。但当年的门诊大厅经过几轮装修重建,早已是物是人非。记者随后来到该院人事科,希望从医院的资料室里能找到当时值班的那两名护士。但是,科室负责人表示,人事档案肯定有,但由于年代太久远,院方并没有保存值班资料,那天的当班资料无法得到,线索至此中断。

  本报记者 龙 源 实习生 莫 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