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穿越世界屋脊的神奇旅行 都市报记者亲历火车进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7:5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 严珑 佟建国 采写 后方统筹 陈媛)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昨日21时10分,随着N917次列车缓缓停靠在拉萨火车站,本报记者25个小时的天路之旅也告一段落。在这25个小时内,记者在乘坐铁龙穿越世界屋脊的同时,也为域高原的奇妙景色叹赞不已。

  深夜遭遇高原反应

  

  7月1日20时07分,由西宁开往拉萨的首趟列车N917次载着600多名旅客从西宁车站出发,驶向拉萨。本报记者登上该次列车。

  23时许,通过列车过道时,一股暖流突然从本报文字记者严珑的左鼻孔中涌出,伸手一摸,血!记者连忙冲到盥洗台前,找了点卫生纸塞上。不料到2日凌晨1时许,又先后流了两次鼻血。列车员见到记者的样子,连忙让多喝点水,她说高原气候干燥,这是轻微的高原反应。记者连忙拿着杯子一顿猛灌。

  2日凌晨1时半左右,列车经过海拔3700多米,长达4100米的关角隧道,记者耳膜开始有些胀痛,胸口发闷。同行的摄影记者老佟也一样,胸口发闷,睡不着。有不适感觉的不止本报两名记者,列车员处,不时有人前去询问海拔高度,基本都是被高原反应弄醒过来的。

  列车在夜幕中驰骋,海拔又逐渐降低。疲劳与困顿最终战胜逐渐减弱的高原反应,车厢内鼾声渐起……

  格尔木更换列车头

  

  7月2日上午7时17分,列车晚点15分钟到达格尔木车站。为了保护沿途环境,所有污染物不得随意抛弃,都必须在格尔木车站回收处理。

  最重要的是,此次列车将在这里更换车头。列车停下后,原来的红色车头被拆离车身,取而代之的,是编号分别为0007、0008和0009的三节白色车头。列车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都是内燃机车头,由于高原缺氧,普通内燃机难以充分工作,无法将列车拉上高原。而这三节车头,均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车头。

  20分钟后,列车重新启动。8时许,列车经过了一个小站:南山口站。青藏铁路二期(格拉段)的第一根枕木,就在这里铺下。

  玉珠峰宛若一幅画

  

  列车在重峦叠嶂中行驶,大家胸闷、耳膜痛的感觉逐渐加强,不用说,海拔又在升高。

  突然一位旅客大喊一声:“看,山。”言语才落,几乎所有乘客都涌向车窗,紧紧贴着玻璃往外看,赞叹声,惊讶声,此起彼伏,照相机咔咔响起,大家全然忘记几分钟前还因高原反应躺着不想动弹。

  这山,便是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只见不远的地方,山峰重峦叠嶂,从深棕色的半山腰起,就开始笼罩进浓浓的白色之中,分不清是雾还是云。山脉间,白一泻而下,声势夺人。

  半山腰往下,深棕色逐渐转淡,又慢慢转绿,越来越绿,如一张巨大的绿毯,一铺而下,一直铺到车窗前,让人不由得感慨造物主的奢侈,这样美丽的绿,如何舍得这样铺张的“浪费”?

  藏羚羊牵动游客心

  

  上午9时半左右,进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车以96公里的时速在大草原上驰骋。

  从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始,许多乘客就站在车窗前守时候,生怕闻名遐迩的藏羚羊从窗前一闪而过,与这宝贝精灵失之交臂。

  不知守了多久,突然听到有人惊呼:“藏羚羊。”大家应声望去,远远的山坡顶上似乎有几个棕墨色的剪影,用相机长焦镜头一拉,原来只是一堆石头。

  失望的乘客刚坐下,又听到有人惊叫,这回就在窗前500多米的位置。连忙凑过去,果然是藏羚羊,大家连忙掏出相机拍摄。接下来,山坡上不时可以见到零星的藏羚羊或者黄羊,还有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吃草,引得大家阵阵欢呼。

  一个多小时后,车窗下方突然出现一条流淌着桔红色水流的河,据列车员介绍,这就是沱沱河。从这里开始,沿途的流水,就都是桔红色的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