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买卖高考分数的影响有多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8:15 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高考分数公布后,山东的曹县、单县等地的重点中学门前,出现了买卖高考分数的现象。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少人正在讨价还价谈“买卖”。学校门前的树木、电线杆上,贴满了买卖分数的广告。一位出租车司机透露,6月28日,单县某中学的一个理科学生高考分数630多分,卖了25万元。(7月1日《新京报》)

  高考分数当街叫卖,岂有此理!

  事情发生在我的家乡,所以我格外关注,打电话找亲戚、同学和朋友证实,得到的回答是,买卖高考分数的现象都存在好几年了。我更加奇怪,怎么能这样?怎么会这样?由街头张贴的“小广告”推测,在曹县、单县等地,只要文、理科相符,性别、姓氏一致,高考分数就可随意易主。而且,记者抓拍的相关照片,也明白无误地显示,这样的“生意”确实存在,且供销两旺。

  高考分数可随意易主!?这就是说,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如果考600多分,卖了20 多万,那么他(她)和他(她)的家人非但不会痛恨这样的交易,而且还可能会感谢有人出这么好的价钱来买,因为他(她)可以明年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再重考,卖主用钱交换他(她)的分数。两者各取所需,只是,那些既不是有钱人,又没有考出高分的学生,便连交易的机会也不能“参与”了。现在公众关心的是,有多少人在吃买卖高考分数这碗饭?常识告诉我们:没有学校甚至招生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与默许,名字、照片和各类登记表怎么样顺利地“过户”?招生牵涉学籍、姓名、照片、户籍等问题,这样的交易,买卖双方是不可能私下做成的。看来,在地下有一个群体在“运作”此事,他们之间想必有“达·芬奇密码”,局外人难以难以破译。

  更可怕的是,这种交易完全损害了高考的神圣色彩,正常的高招秩序被打破,也让那些埋头苦学的孩子心寒齿冷,影响极其恶劣。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这些高考分数买卖者应该对照自身的做法,看看是否牢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人们有多痛恨规则的不公,买卖高考分数的影响就有多坏。现在媒体既然曝光了,公众就等待有关部门的查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