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住歌堂旅馆 演员人间天籁 侗旅大歌唱响小黄村旅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8:17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小黄不愧为歌乡,处处有歌声,人人张嘴就来,小孩子的和声银铃一般,有如天籁。住歌堂旅馆还有小歌舞剧看呢!”在网上的旅游论坛,一位“驴友”这样描绘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甚至还列出了歌堂旅馆的电话号码。

  “是浓郁而独特的侗族文化引来了外面的游人。”村支书潘玉锦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个几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小山村,如今每天接待游客100人以上,旅游年收入250

万元,人均年收入2500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0万元。仅今年“五一”黄金周,村里接待“过夜游”440人次,村民直接毛收入9万余元。

  侗族文化保存完好的小黄村,处处有歌,事事有歌。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他们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

  1993年,该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小黄姑娘远赴法国演出,“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轰动了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同年,该村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2003年11月28日,作为第一届“中国侗族大歌节·西部从江椪柑节”分会场,小黄村以规模宏大的千人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倾倒了国内外1000多名游客。当天,村里仅门票收入就达2万余元,食宿收入3万多元。

  从未想过茶余饭后“想唱就唱”的侗歌,此刻,却能唱得如此响亮,还能有“挥舞的荧光棒”,侗族大歌的魅力让小黄人看到了希望和商机。于是,该村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意欲将侗族大歌铸造成其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为此,村里迅速召集歌师、戏师等民间艺人,将其所编歌曲、戏曲加以记载,并成立了侗研学会和艺术团,组建了56个歌队,不仅有姑娘队、罗汉(男青年)队,亦有娃娃和老年队,并建起侗族文化室,让侗族大歌进入课堂。

  不仅如此,短短两年时间,该村就投资800多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捐献木材3000多立方米,义务投工10万个工日。期间,新建了86米的“德高”风雨桥和一个寨门、3座鼓楼还有侗族大歌传承陈列室。青石板铺就的鼓楼坪,占地3000平方米,村里辅建成民族风情表演中心。也就是在这两年,村民自发将新建的20余幢砖混结构房屋,包装为木质结构楼。如今的小黄村,通村公路平整,家家户户装了自来水,建了消防池,村里还有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

  据介绍,目前,全村“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户53户,旅游纪念品销售经营户11户,还有8户专门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旅游业已成为小黄村多数农户的主打产业。作者:李缨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