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你属于哪个消费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8:53 东方网

  中国国情研究会的报告说,一个中国里,已经有三个消费世界。消费中国的“第一世界”已经是一个为了自我享受的“需求”世界;另一端的“第三世界”则是一个“清贫型”的消费世界,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想买但没有钱”;而那些“奋斗的小白领”所处的“第二世界”,虽已超越衣食之忧,但满足却是很大的问题。(7月2日《经济观察报》)

  这份报告由中国国情研究会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联合调查完成,调查了北京、上海

、重庆、西安、沈阳、青岛等十个发达城市。显著的特点是,一是立足城市,重点针对城镇居民;二是没有调查“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的消费状况,这部分“第三世界”任务主要在“脱贫”而非消费;三是中国社会的阶层分野明显,差距已经成为消费的分水岭;四是对笼统的消费平均数的颠覆,平均数折中两个极端的做法不符合实际。对此,国人都不妨扪心自问:我到底属于哪个消费世界?

  其实,无论你属于哪个消费世界,个体的阶层定位都昭示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使中国变得丰富多彩,视野开阔的人应当超越贫和富的二元桎梏,从中国融入全球化和普世价值对接的层面去评价共和国的发展。最突出的积极意义在于中国突破了平均主义的束缚,给予国民在知识、财富发展上最大空间的展延而对中国传统保守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以根本性的颠覆。

  消费多元化是现代国家的正常生态。无论是豪华奢侈品,还是一般耐用消费品;无论是引领时代潮流、体现消费者高雅品味的“第一世界”消费(如酒吧、咖啡馆、俱乐部、电影院、歌剧院、时尚杂志、服饰、手表和香水,购买新潮的数码电子产品和享受别墅和汽车)还是为了住宅、教育、旅游而打拼及享受大众化平民化娱乐的“第二世界”消费,这些消费形态都是正常的。一个宽容的社会不会囿于道德上奢俭而陷入不理智的“仇富”心态。对于“第一世界”而言,符合自己阶层特点的节制而有度的消费对社会发展有利;对“第二世界”而言,适当的消费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对“第三世界”而言,脱贫本身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

  在此基础上,公众会理性将自己定位于属于“第一世界”或是“第二世界”。这种理性不是公众的麻木不仁和盲目乐观,而是对国家和自我的自信。因为几个消费世界的边缘并非固定而呈现出动态的特点,谁都可能进入“第一世界”。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强,预示着“第三世界”的人会越来越少,“第二世界”的人会越来越多。当然,引领消费潮流的“第一世界”在绝对数量上也会越来越多但不会超越“第二世界”的人数。中国逐渐向西方发达社会的阶层模式迈进,而这是最稳固的社会形态。

  当“第一世界”的消费人群以不可抑制的消费欲望吞噬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时,我们理应为这部分同胞的豪气而激赏。因为他们招引了世界对中国更多的关注。数据显示,中国将于2015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届时,中国奢侈市场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9%(7月2日《中国服饰报》)。这种购买力将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第二世界”的消费人群都能拥有自己满意的房子和汽车,过上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时,他们的消费实力则是繁荣中国国内市场的主力。“第二世界”的消费人群越多,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更为重要的是,报告显示有85%的城市人群已经迈入了“第二世界”,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等家庭买房、买车的欲望正在变为现实,他们的教育和旅游投资也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中国社会一个稳固而强大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

  不能不提“第三世界”。在我看来,“第三世界”主要指徘徊于城市边缘的城市贫民和消费能力低下的农村居民。但是随着各地城市低保政策的完善以及“城市反哺农村”和“新农村”建设的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十几亿人的大市场,阶层的分化反而使得中国社会的消费图景显得更为合理有序。豪华奢侈品、中等消费品、廉价消费品,国人会一体通吃,而这,完全吻合开放中国的宽容广纳,更符合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

  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自豪地说出属于那个消费世界,这和不公的等级制度无关,而是开放和竞争的体现。


作者:张敬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