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喝令江河改道 播撒万家灯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09:01 法制日报

  40年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第39个生日里,毛主席在一份文件上批示:“这个办法我赞成。”就是这份由毛泽东圈阅、周恩来签发的中央文件,昭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一个兵种———水电部队的诞生。

  40年来,水电部队共承揽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五十多项。从世界海拔最高的西藏羊湖电站到举世瞩目的三峡永久船闸;从西电东送到西气东输;从青藏铁路到南水北调,

水电官兵创造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不胜枚举!

  丰碑

  武警水电部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战役。1950年8月,淮河的滔滔洪水将华东大地变成泽国。毛泽东主席亲自拟写命令,将华东野战军第90师改编成解放军水利1师、2师,投入治淮战场。

  上世纪70年代,引滦入津龙头工程潘家口水利枢纽建设中,水电部队以提前一年截流、提前一年蓄水、提前一年发电的骄人战绩,赢得了金质奖章。

  80年代,他们在怪石嶙峋的惶恐滩头,托起了千里赣江第一坝———万安水电站;在有“十万大山”之称的滇桂黔交界地区,打通了3条、总长近三十公里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筑起了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大坝,拉开了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序幕。

  90年代,在西藏近三千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水电官兵建起了羊卓雍湖、沃卡、满拉、查龙等15项水利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二十多万千瓦,赢得了“世界屋脊水电铁军”的光荣称号。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水电官兵承担了三峡枢纽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永久船闸地面土建工程施工。水电官兵搬走18座山头,挖走土石方四千二百多万方,攻克了10项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历时九年,建成了被誉为“长江第四峡”的三峡永久船闸。

  水电部队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建设中,打头阵,当尖兵,凭着一股“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为中国军人参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再造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新西部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军魂

  在雪域高原的神山圣湖间,巍然耸立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西藏羊湖电站。这是一个只能仰望的高度,只有水电官兵的胆魄堪与之比肩。羊湖电站海拔四千四百多米,缺氧度高达60%。在这里,几乎所有施工机械只能发挥出一半的功力,在6公里长的施工隧洞中,打火机都打不着火。这无疑是向身体极限发出的挑战。

  战士们的武器就是风钻、自卸汽车、挖掘机,战斗就是打眼、装药、放炮、出渣。一天十几个小时,实在喘不上气了,到洞口吸几口含氧量也不高的空气。每次进洞,官兵们都不知道是走着出来,还是被抬出来。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官兵们成功地处理了20多处大规模塌方,清理塌方泥石10万立方米,用血肉之躯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岗巴拉山脉的大穿越,迎来了电站发电的巨大胜利。

  挑战不只在高原,每一个工地上都有生死考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交界的红水河上游,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项目、西电东送骨干工程———天生桥水电站工地。在这里,岩石构造千变万化,岩层深处暗河遍布,泥石流、涌水、塌方、岩爆等各种灾难令人防不胜防。就是在这样的800米地层深处,官兵们要用双手打通3条直径10.8米、总长三十多公里的隧洞,引水穿越重重大山来发电。号称“国际地质权威”的日本专家来看个究竟,复杂的地质构造令他们瞠目结舌,没作任何表示就摇头走了。

  然而,没有挡得住水电兵的山,没有拦得住水电兵的河!开着世界先进的巨型掘进机,他们向大山深处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掘进机刀盘在激光导向和液压传动下,以1260吨的总推力向前挺进着,69把合金刀把裸露的岩石削成粉末,通过传送带源源运往洞外。然而,当洞内出现泥石流、塌方等险情时,“吃硬不吃软”的掘进机便无奈地瘫了下来。每到此时,大伙耳边总会响起老兵流传的行话:“最好的工具,是双手!”

  一个炎热而多雨的夏天,天生桥水电站建设史上最大的泥石流爆发了!为了迅速控制灾情,战士们用肩膀构筑起“血肉运输线”,将五百多吨钢材、五万多立方米混凝土,源源不断地送到洞内。6个昼夜,泥石流终于被征服了。然而,洞里堆积如山的淤泥要尽快清除,否则不能重新开工。官兵从掘进机底部狭小的空隙钻进去,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一捧又一捧不断地将淤泥送往洞外。38天后,官兵们用滴血的双手“捧”出了一万三千八百多立方米的淤泥。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是当今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为复杂的双线连续五级船闸。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武警水电官兵以横扫千军之势,展开了一场“金戈铁马战顽石、气吞山河造长江”的人与自然之战。

  就在与岩石、泥浆的较量中,世界上最高的电站、最长的引水隧洞、最高的边坡、最大的船闸等“世界之最”,在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官兵手中诞生了。在这些“世界之最”上,镌刻着水电官兵的铁血军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